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特首"舊班底" 林鄭欲"公務員治港"

黃穎
2017年6月21日

侯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班子周三 (6月21日) 正式獲中國國務院任命。班子最大特色,是留任不少上屆政府官員,及起用九名公務員出身的問責官員。有專家分析稱,這份名單顯示北京干預下林鄭「組閣」困難重重。

https://p.dw.com/p/2f8Vf
Hong Kong Wahlen - Carrie Lam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J. Russell

(德國之聲中文網)林鄭月娥政府的主要官員名單周三公佈,包括三司十三局長、五大部門首長。16名問責官員當中,包括了6名現屆司局長;4名現屆副局長;4名為現職公務員轉任問責官員。今年3月當選時,林鄭月娥銳意展示"管治新風格",揚言希望新的班子能有新面孔及女性官員加入,然而今天的班子卻以舊人為主,其中"三司"(政務司、財政司、律政司)張建宗、陳茂波、袁國強全數留任;局長方面,創科局楊偉雄、環境局黃錦星、民政局劉江華3人原職留任。

"民主派獨苗"

新班子中最大特色,是以政府內部調任者最多,只有候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是新班子唯一來自政府以外的新面孔,成為名單中的一個"亮點",亦是唯一一位有民主派背景的局長。而班子幾乎全是男官員,只有候任食物及環境福利局長陳肇始是唯一女局長,代替上屆民望最高的高永文。

Hongkong Law Chi-kwong
侯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智商高達160,被視為民主黨"大腦"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Givon

林鄭月娥今午和新班子首次在記者會上亮相,她讚揚官員都是有心、有力、有承擔,是一支熟悉政府運作、擁有豐富行政經驗的"實干型"團隊。當被問到一個舊團隊如何做到政綱所強調的管治新風格,林鄭月娥強調團隊認同自己的理念,有信心未來五年可依照政綱施政。

提名人選曾遭北京否決?

事實上,當選特首後一個月後,林鄭鄭月娥曾公開表示,在籌組班子上遇到頗大的困難,她更曾夢見7.1時新班子宣誓還未組成的"窘境"。而早前有傳媒報導,政治圈傳聞林鄭月娥提名人選曾被中央否決的說法。記者會上,林鄭月娥多次被問及北京中央政府有否干預組織班子過程,她都拒絕透露詳情,強調班子由自己提名,中央任命。當被問及現時名單和心中最理想的名單有否落差時,林鄭月娥斬釘截鐵地說,"這個就是最理想的班子"。對團隊只有食物及衛局局長陳肇始一名女局長,林鄭月娥表示,感謝陳肇始和自己並肩作戰,認為陳肇始可以為這個男性官員為主的團隊,增添一點"女性的溫柔"。

另外,整個團隊幾乎全是舊人,只有一名"新人"羅致光,被問到如何履行她在政綱中提到的管治新風格?林鄭月娥表示自己服務政府近37年,相信可透過政綱與團隊一起努力給予市民信心。林鄭月娥重申,預計在其後副局長及政治助理方面的名單中,會有較多年輕人加入。

外界評論:名單顯示外人不願加入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對下屆政府新任命官員名單沒有任何驚喜,而當中大多是梁振英政府年代的舊有官員,質議林鄭月娥如何創造新的管治風格。楊又指出,新官員絕大部分來自公務員團隊,可見政府難以邀請政府以外人士加入管治班子。

另一方面,民建聯主席李慧瓊歡迎新管治班子,認為他們是有經驗、熟悉政策運作的人。她認為,多名司長及舊有官員留任,代表政府難以從外界邀請人才加入,她聽聞很多商界人士,因管治情況惡劣而不願意加入政府。

三司全數留任

新班子中的三名司長全部留任。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十分榮幸得到候任特首提名,成為政務司司長,是45年公務員生涯最具挑戰性使命,而過往他在扶貧、助弱、安老事務上與林鄭理念一致。

而一直民望低迷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上屆政府中任發展局局長時,深受屯地及劏房 (把一個單方分割成細小單位 ) 醜聞困擾,一直被認為是梁振英政府的"負資產"。外界一直傳聞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辭任後參選特首,陳可以接任財政司司長一職並繼續留任,背後是因為獲中聯辦的支持。記者會上,陳茂波對此未有正面回應,僅答謝林鄭月娥的提名。

China Hongkong Leung Chun-ying (R) und Secretary for Justice Rimsky Yuen
梁振英時代的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左)將繼續留任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Favre

另一方面,外界一直傳聞,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在處理完"一地兩檢"( 高鐵內同一地點為過境旅客辦理清關及查驗手續) 後,就會短期內離任律政司司長一職。袁今日回應記者追問時表示,工作時間有多長並不重要,只要一日身為律政司司長都會做好其工作,包括高鐵一地兩檢的問題。

而新班子中的唯一"外援"羅致光為民主黨創黨成員,曾在黨內負責政策研究、亦長期擔任選舉策略及民調數據分析;由於其智商高達160,故民主黨人認定其智商高、亦有該黨"大腦"之稱。羅致光在就讀香港大學時已認識林鄭月娥,二人當年的社會政策理念相近,其後林鄭加入政府、羅於1995年參選立法局社福界功能組別選舉勝出,開始踏入政壇。二人仍不時就社會問題、社福政策等互相交流。

2012年林鄭任政務司司長時主打扶貧政策,羅獲委任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不時為林鄭社福政策護航,被視為繼勞福局局長張建宗外,林鄭另一社福政策主力推手,然而他在全民退保等問題與民主黨內及年青社工們有分歧,批評他的福利政策立場親近政府。

北京的阻力令組班更困難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岳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林鄭月娥新班子大部份來自政府內部公務員系統,在上一屆民望最高的食物及環境福利局局長高永文及最低民望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沒有留下,整個新班子不會給予市民甚麼期望,對林鄭的新政府民望也幫助不大。

馬岳認為,名單的組成反映林鄭背後受到多方面制挈,一方面她不是出身自政黨背景,沒有自己固定班底;二是整個政府的民望低迷,許多人都不願意加入"熱廚房";最後當然是來北京的阻力,中聯辦的干預下令她組班子困難重重,此只能起用大份政府及公務員。而新班子中來自民主黨的羅致光,是否可以為政府建立與泛民之間的溝通,馬岳坦言,羅雖然來自民主派別,但他的理念及思維卻頗"建制化"。而他與社工福利界的關係也不和諧,因此對他未來擔當的角色及施政並不樂觀。

China Carrie Lam und  Xi Jinping
北京干預導致林鄭「組閣」困難?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Ju Peng

另一方面,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鐘劍華對德國之聲表示, 明顯新班子的名單不是林鄭月娥的首選名單,因為在參選時,林鄭已表示希望更多女性入閣, 又希望起用年青面孔,現在卻是大部份來自公務員,新名單對市沒有吸引力,毫無亮點,市民也不會寄予厚望。然而,在這個困難時期, 擁有一支以公務員為主的團隊也有其作用。鐘認為, 公務員熟悉政府運作,加上與立法會議員不會有很多"牙齒印"( 分歧 ) ,相信未來仍有一段時間可以爭取政治的信任和空間。。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