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德國上調傳染風險評級

葉宣
2020年3月2日

德國各地的新冠病毒病例繼續增加,其中半數以上仍集中在北威州。德國衞生部長施潘強調,政府的防疫目標是抑制、減緩疫情的擴散。

https://p.dw.com/p/3YlPO
Berlin Coronavirus - Pressekonferenz Gesundheitsminister
衞生部長施潘(中)、病毒學家德羅斯滕(左)、維勒在記者會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一(3月2日),德國衞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邀請多位醫學和公共衞生專家召開記者會,介紹德國新冠疫情現狀以及當局的應對措施建議。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維勒(Lothar Wieler)介紹,至周一早,德國共有150例確診病例。全德共16個州中,有10個州的49個縣以發現病例。其中北威州最多,共86例,巴伐利亞26例,巴符州19例。150例確診病例中有140個病例有感染者接觸或疫區旅行史。另有10例未發現可能的感染來源。

風險升級

維勒用"動態十足"來形容目前的疫情發展。他估計,德國還會出現更多輸入病例,同時,國內傳播繼續,可能出現新的傳染鏈和區域性傳播。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已將德國的大範圍傳染風險評估級別從"較低"上調到"中等"。

衞生部長施潘表示,德國的防疫方針是盡全力抑制、延緩疫情的傳播。政府希望以最大限度的訊息透明、公開,以及科學依據較為充分的評估來減輕公眾的不安。他承認,不可能打消所有的擔憂,但希望能幫助人們更理性、現實地判斷所面對的情況。

病毒專家:個人無憂,社會堪憂

柏林大學附屬夏裡特醫院的病毒學家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表示,由於人們對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傳播速度等基本要素的認知都有限,因此很難做出準確預測。他強調,大多數感染者的症狀都很輕,甚至幾乎沒有察覺。因此更需要擔心的"不是個人的健康安全,而是整個社會、醫療系統在疫情下面臨的壓力"。他估計,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低於以往的全球性大流感。

這位專家上周在一場談話節目裡的一句話讓德國人吃驚不小,他說,新冠疫情結束之時,德國可能有70%的人口感染。他解釋說,關鍵不是多少人感染,而是傳染持續多久。一場全球性病毒大流行在自然結束前,會讓多少人感染呢?如果保持在可控範圍內,當人口的三分之二具有免疫力之際,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了。

醫保公司為檢測買單

法蘭克福市衞生局局長哥特沙爾克(René Gottschalk)表示,德國醫療衞生部門有信心在現有的條件下,控制疫情的大規模擴散。

德國執業醫生協會的代表則表示,只要是合理需要,醫療保險公司將支付病毒核酸檢測,以及確診病患治療的費用。當然他並不建議無接觸史的輕症者貿然就醫要求檢測,"開業醫生的任務首先是保障日常醫療服務的運作"。

Symbolbild Arztkittel und Stethoskop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U. Baumgarten

德國不會封關、限制旅行

在回答有關應在多大程度上實施強制隔離、旅行限制以及取消大興活動等措施時,施潘表示,其實這些問題都有章可循。各級政府應按照現有的流行病預防方案、企業單位應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停業。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大型活動負責方有權決定是否引安全考慮取消活動。

德國政府的方針是,要有單獨的風險評估,沒有一刀切。一旦有感染,先確定接觸人群,有目標地隔離,而不是全面關停。

施潘認為,關閉邊界、旅行限制不是恰當的手段。必須想到,限制接觸和交通的同時,拋開經濟影響不談,還必將阻礙正常通勤、運輸,影響基本供應,甚至必須的醫療服務和供應。但是他舉例說,在北威州疫情集中的Heinsberg縣和其它一些地方,有的學校已經停課,一些公共設施關閉。所以今後德國人的日常生活會受到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