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冠疫情與伊中關係

2020年3月7日

北京和德黑蘭政府之間關係密切。新冠病毒也因此進入了伊朗。該病毒反映了一種關係相互矛盾的一面。這種緊密關係給伊朗帶來的不僅僅是好處。

https://p.dw.com/p/3Z1d1
Iran Coronavirus Vorsichtsmaßnahme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A

(德國之聲中文網)3月5日星期四,侯賽因‧謝赫伊斯蘭(Hussein Scheicholeslam)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Mohammed Javad Sarif)的這位前顧問是迄今伊朗死於新冠肺炎的一位最知名人士。截至本周六,伊朗確認的病毒感染者總數已經超過3500人,死亡一百多人。伊朗已經成為全球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

新冠病毒在伊朗的迅速傳播絕非偶然。它來自一個與伊朗多年來保持著密切關係的國家-中國。兩國之間的緊密聯繫已有數百年歷史,但是由於伊朗自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以來所面臨的政治局勢,最近幾十年來兩國關係更是日趨緊密。

自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與西方國家,特別是與美國的政治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德黑蘭政府因此需要與其他國家建立良好的接觸。它必須找到合作夥伴。就德黑蘭政府的國內、外政策而言,它沒有理由將這些夥伴關係減少到最低限度。近年來,中國對伊朗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隨著其蓬勃發展的經濟,中國從伊朗進口的石油越來越多。

2018年以後的親密關係

2018年5月,當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與伊朗的核協議以及重新恢復對伊朗的制裁時,伊朗與中國的關係悄然發生變化。在特拉維夫大學從事兩國關係研究工作的政治學家凱文‧林(Kevjn Lim)說,美國政府的這一決定對伊朗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產生了重大影響。

他說:"制裁導致許多中國公司開始避免與伊朗進一步加強關係。例如去年年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鑑於美國的壓力,暫停了對伊朗南帕爾斯氣田第十一開發階段的投資。"

林向德國之聲表示,這兩個國家都認為他們是"實行獨立外交政策的主權國家"。在美中"貿易戰"中,伊朗站在北京一邊。伊朗"認為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態度和背離貿易規則的做法是不合理和具有破壞性的"。德黑蘭還堅決反對"任何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

Ali Larijani, Irans Parlamentschef in China
伊朗成為新冠肆虐的重災區 也反應了兩國緊密的關係圖片來源: Isna

脆弱的夥伴關係

從另一方面來看,中國支持伊朗的意願是有限的。不過根據《外交政策》雜誌的分析,中國也認為伊朗是西亞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北京還嘗試通過其"一帶一路"(BRI)的方針將亞洲,非洲和歐洲的貿易區域連接在一起,從而重組全球貿易體系,讓伊朗發揮中心作用。

但是,即使是像所謂的"新絲綢之路"這樣規模如此之大的項目也無法保障兩國之間的密切關係。《外交政策》雜誌寫道:"中國視伊朗為最親密的朋友。"但是德黑蘭並不認為它在與美國發生衝突時,中國會站在自己一邊。

儘管如此,伊朗顯然仍願意與中國保持盡可能密切的關係。隨著一月下旬伊朗政府宣佈放鬆對前往中國的飛行禁令,這一目標可能已經實現。雖然實行了飛行限制,但是伊朗的私人航空公司馬漢航空(Mahan Air)仍繼續飛往中國的四個城市至2月底。凱文‧林說:"許多伊朗人對當局的相關聲明並不滿意。他們認為,鑑於新冠病毒危機,政府向中國提供了救援物資。而伊朗本身便物資匱乏。"

儘管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有跡象表明,在回程的航班上,有在家鄉過完春節返回伊朗的中國工人。 "這表明伊朗對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是多麼的重視。" 顯然為了維護這種關係,也使新冠病毒進入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