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敘利亞難民的「德國夢」

Manasi Shailaja Gopalakrishnan2016年8月22日

對很多難民來說德國是一個現代、富足,著各種各樣機會的國家,紛紛湧向這裡尋找自己的「德國夢」。來自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尼達爾•拉斯霍夫已經夢想成真,讓自己的同胞羨慕不已。

https://p.dw.com/p/1Jmo9
Nidal Rashow in Bonn
圖片來源: DW/M.Gopalakrishnan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的傘就如同敘利亞 - 破了!"在波昂的細雨中,尼達爾‧拉斯霍夫不忘黑色幽默。當記者2015年3月第一次見到他時,這位來自敘利亞的難民還生活在波昂的一個座貨櫃改造的臨時安置點裡。當時30歲的他正在積極學習德語,以便能盡快找到工作實現生活自立。

自立之路

溫迪希‧馮‧海頓是一位難民救助工作者,曾在波昂學術委員會擔任秘書長一職。在美麗的波昂郊外,尼達爾早早等候在門前,並用一個熱情 的擁抱歡迎他的到來。

他們來到客廳坐下,親切地攀談起來。尼達爾說:"我一直得到溫迪希的關照,我的運氣太好了!如果沒有他,可能語言課都還沒讀完,可能今天依然生活在 難民營裡。我們把他看作是自己在德國的父親。"這位敘利亞庫爾德人口中的"我們"指的是他以及與他生活在一起的兩個弟弟。溫迪希給與了他們三兄弟無微不至的關懷。

Wedig von Heyden und sein Schützling Nidal Rashow
尼達爾與自己的恩人馮‧海頓圖片來源: DW/M.Gopalakrishnan

強烈的工作願望促使尼達爾不斷在網上尋找就業機會,後來他向波昂市政局投遞了求職申請。得益於阿拉伯語、庫爾德語、英語和德語方面的語言能力,他被市政局錄用了。現在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那些年輕的難民適應德國,他說:"當敘利亞人看到我的時候,馬上就會過來找我,因為我會說他們的語言。"

僅僅是個案?

顯然尼達爾的故事只是一個特例,根據聯邦勞動局的統計數據:截止六月底有30萬難民遞交了工作申請,而其中74%的人沒有受過任何職業培訓。聯邦勞動局的相關人員表示,這一統計數據還不完整,最終結果將會由移民教育與培訓部門公佈。

Abendessen mit Flüchtlingen
德國人與難民共進晚餐圖片來源: DW/G. Hamann

尼達爾的恩人溫迪希相信,受過良好職業教育的敘利亞難民數量會比人們之前期待的要高。管理部門還在就相關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溫迪希自2008年申請成為難民救助工作者以來,已經幫助過很多人,使他們能夠適應並融入德國社會。通常新移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找房子和看醫生。

尼達爾目前的月收入是1000歐元,支付房租已經完全沒有問題。現在他正在接受社會工作者職業培訓,結業後他的薪水也會進一步提高。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德語授課的培訓對他來說難度依然很大。

Nidal Rashow Flüchtling Bonn
已經在德國紮根的尼達爾圖片來源: DW/M.Gopalakrishnan

不過,整體來看尼達爾的生活已經進入狀態。半年前,他結識了現在的女朋友捷克姑娘拉德卡,他說:"她長得很漂亮,我很喜歡她。"他們在波昂的一家酒吧認識,現在已經住到了一起。

移民與恐怖襲擊

大多數敘利亞難民都希望象尼達爾那樣,盡快找到工作,早日融入德國社會。

目前的情況是,他們抱怨相關部門經常把他們的材料弄丟,工作人員用德語跟他們包括那些剛剛逃亡到德國的難民談話,與德國人的關係停留在泛泛的表面等等。他們認為,應該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增加難民與德國人之間的相互瞭解。

然而,難民和德國人之間的鴻溝在不斷加深,尤其是發生法國尼斯和德國安斯巴赫恐怖襲擊事件之後。雖然尼達爾在波昂還沒有碰到過歧視問題,但是戰爭和恐怖襲擊帶來的痛苦卻無時不在。他說:"我覺得,作為敘利亞人,發生襲擊之後,我們都感受到了壓力。我們已經逃離了戰爭、恐怖主義和強姦,來到這個美麗的國家,它張開雙臂歡迎我們。當我從電視上看到這些事情(恐怖襲擊)時,深感羞恥。"

Nidal Rashow und seine tschechische Freundin Radka
尼達爾與女朋友拉德卡圖片來源: N. Rashow

可以說,這位敘利亞庫爾德人的生活,是難民成功融入德國的生動例子。用尼達爾自己的話說:"我感覺自己已經完全融入德國,我不需要國家的救助,生活就如同一個普通德國人一樣:學習、工作、而且我還有個女朋友。"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