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改變世界的一周!俄入侵擾亂地緣政治秩序

Ben Knight
2022年2月25日

安全專家認為,普丁的入侵不僅威脅到烏克蘭的主權,也擾亂了全球地緣政治秩序,俄羅斯的這一步將世界帶入了一個全新的局面。

https://p.dw.com/p/47b5Q
Ukraine-Konflikt | US-Hubschrauberabflug aus Rumänien
圖片來源: Inquam Photos/Cornel Putan/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安全專家表示,俄羅斯的入侵不僅給烏克蘭的主權帶來威脅,也擾亂了全球地緣政治秩序。哈勒大學政治學專家約翰內斯‧瓦爾維克(Johannes Varwick)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還指出:「我們現在又回到了集團對抗的狀態,只是與冷戰那個時候相比,西方集團的邊界已經東移。在歐洲,和平已成為過去,對俄羅斯的信任徹底消散,恢復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的信任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而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ECFR)的拉斐爾‧洛斯(Rafael Loss)認為,俄烏危機的長期後果目前難以評估,他告訴德國之聲表示:「至少對歐洲部分地區,尤其是對那些中間地帶國家來說,1990年後的秩序似乎已煙灰雲散,不幸的是,這些國家還沒有加入北約或歐盟。對它們來說,安全形勢看起來更加嚴峻。

對美國的依賴

德國安全專家瓦爾維克指出,歐洲國家很可能將再次像冷戰時期那樣,越來越依賴美國的防務保障,俄羅斯勢力範圍的邊界將變得軍事化:「我們現在必須重新拾回遏制俄羅斯的舊主張……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加強北約東翼,並對普丁使用威懾手段。很明顯,烏克蘭位於這條邊界的後面。現在的關鍵是要保護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這些北約成員國,這些國家作為北約國家處境更好,能夠抵禦俄羅斯可能的侵略。」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恩怨情仇

這代表,許多人設想的蘇聯解體後的和平秩序會出現巨大變化。那時,北約和歐盟開始接納新成員,歐盟以外的國家也相繼被納入其監管框架,比如能源網路,與歐盟進行合作。洛斯說:「現在我們又陷入了這樣一種局面,歐洲和北約國家不再願意與更東邊的國家接觸。「

普丁的想法

對普丁來說,北約早期在蘇聯解體後的擴張,以及隨後美國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干預完全證明,本周四(2月24日)的入侵是正當的。洛斯分析指出:「普丁認為,他有足夠的理由動用武力擴張勢力,在他眼裡,北約就是這麼做的。他認為北約在90年代利用俄羅斯的疲弱,重新劃定前南斯拉夫邊界,將科索沃從塞爾維亞分離出來。」

與此同時,西方認為俄羅斯在過去幾年裡多次違反國際秩序,包括對喬治亞等國干涉。克里姆林宮2008年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脫離喬治亞为獨立國家,2014年俄羅斯吞併了原屬烏克蘭的克裡米亞半島。

波及全球

還有一種危險是,俄羅斯對國際秩序的挑釁也可能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穩定產生影響。脆弱的協議和大國的保證維系著這些危機地區的現狀。比如台灣,對它來說俄羅斯的入侵意味著什麼?洛斯表示:「我覺得很難將烏克蘭和台灣的情況進行直接的比較……美國對台灣有著長期的承諾。我認為這種假設,說美國沒有對烏克蘭事件進行軍事幹預,就意味著也不會對台灣進行軍事幹預,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但當然,長期的政治趨勢可能至少會是,鼓勵測試美國對台安全保障的可信度。」

他還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干預可能也給其他聯盟帶來考驗,可能再次發生新的地區軍備競賽:「如果聯盟的整個架構開始崩潰,這似乎對克裡姆林宮有利,這將給一系列國家帶來巨大壓力,讓它們去考慮核武,這將對地區安全關係產生二階和三階影響……比如,如果土耳其決定走這條路,這對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意味著什麼?」

德國現在很可能面臨來自國內和國際的巨大壓力,要求其增加國防開支和重組軍隊。 德國陸軍總監(司令)阿方斯‧邁斯(Alfons Mais)在社交網路領英上寫道:「在我為和平服役的第41年,我從未想過自己不得不經歷另一場戰爭。而聯邦國防軍,這個我有幸領導的軍隊,或多或少都有些無能為力。我們提供給政府的聯盟行動選項極其有限。」

一夜之間,普丁的決定似乎讓世界變得不再安全。按照安全分析人士的說法,當今世界,政治關係可能越來越取決於軍事實力。

Christoph Hasselbach對本文也有所貢獻。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