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揭開黨內初選的神秘面紗

Ines Pohl2016年2月1日

通過在各個聯邦州的初選,美國兩大黨將會確定由誰來參與對總統寶座的最終角逐。在愛荷華州的謎底揭曉之前,一切都有可能。

https://p.dw.com/p/1Hmy0
US Wahlen Donald Trump Unterstützer
圖片來源: Reuters/C. Keane

(德國之聲中文網)即使是在美國,也沒有人能夠真正弄明白,黨團會議預選(Caucus)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它與初選(Primary)又有什麼區別,而共和黨和民主黨在推選總統候選人的程序上又存在什麼差異。但是,每個美國人都知道的是,愛荷華和新罕布希爾兩個州的黨內初選是關係到未來兩黨分別由誰作為代表去角逐總統寶座的關鍵事件。

對於並非在美國政治體制下長大的人來說,很難理解為什麼小小的愛荷華州會對全球政治帶來這麼大的影響。這個以農業為主的聯邦州,人口只佔到全美人口的1%,豬的數量是人口的四倍,美國五分之一的玉米都是在這裡種植。2月1日,爭奪總統候選人提名權的戰鬥就在那裡正式打響。

小小初選,大大意義

為什麼這頭一場的初選會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幾乎是一個哲學命題。究竟它是因為可以為整個初選的發展趨勢定調,所以才如此受重視;還是因為它的結果太受重視,所以才會給未來幾個月的發展趨勢定調?

US Wahlen Symbolbild Flaggen
小小的艾奧瓦州,只有在每四年一次初選的時候才會引來如此大的關注圖片來源: Reuters/J. Young

這其中哪個是因哪個是果,恐怕也只有哲學家才能搞明白吧。但是對於參選人來說,有一點是很清楚的:誰要是在2016的大選年中一開始就不能贏得民意的話,那麼之後也就很難再迎頭趕上了。而誰要是在愛荷華州和新罕布希爾州一個提名都沒有贏到的話,那麼他在黨內競爭候選人提名的道路也就基本上可以宣告終結了。這是為什麼呢?

贏得選民

在這兩個州的初選中,各位候選人必須要展示出爭取選民的能力。因為僅僅有能力籌集數以百萬計的巨額競選資金,或者是爭取重量級人物的支持,這些還都不夠,最根本的是贏得選民的心,而且光有民調支持率還不行,必須是實實在在的選民。候選人必須要證明,自己能夠兌現人們對他所寄託的期望--也就是說,徒有虛表的不要,得是貨真價實的才行。

川普的作秀並非人人買賬

當然,人們對於每個競選人的期望又因人而異。讓我們先從川普(Donald Trump)開始:半年來,媒體對共和黨候選人的認知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不管對他的評價如何,也不管他的有些表態是否令人反感:他就是媒體頭條的製造者。如果單純相信民調數據的話,那麼川普看起來似乎真的是廣受歡迎,因為他懂得如何將自己塑造成一個獨立的局外人,一個無法用金錢收買的人,一個值得信任的人。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深諳博弈之道的人。

Sarah Palin Donald Trump
川普和佩林:「黃金搭檔」?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Burton

然而,不幸的是,在愛荷華,這一優勢恰恰會成為他的硬傷。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小的聯邦州,白人佔據主導地位,而且宗教意識很強。這裡的選民大多是農場主,他們篤信上帝,對於那些自以為是、不正經的玩笑並不感冒。川普的媒體秀很可能不對他們的胃口。即使這位大富豪近來像變魔術一樣地招來了薩拉‧佩林(Sarah Palin)為其助陣,以爭取虔誠的工人階層,但是恐怕也很難奏效。

如果這位已經志在必得的競選人在愛荷華州真的失敗了,那該怎麼辦?他會放棄嗎?可能會。而且即使是他在黨內的競爭對手也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共和黨內的大佬反正是恨透了他,甚至前紐約市長、億萬富翁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已經公開表示,如果川普赢得了共和黨的最終提名,而民主黨又選擇桑德斯(Bernie Sanders)作為總統候選人的話,那麼他就會考慮作為無黨籍人士參加對總統寶座的角逐。

民主黨這邊怎麼樣?

而在另一個陣營,桑德斯則是扮演著挑戰者的角色。就在幾周以前,這位名不見經傳的、自我提名的社會主義人士看起來還絲毫不能對目前以希拉蕊作為領袖的克林頓家族構成任何威脅,但是如果現在再看民調結果的話,這似乎已經成為現實。

USA Wahlkampf Demokraten Präsidentschaftskandidaten TV-Debatte
克林頓和桑德斯:究竟鹿死誰手?圖片來源: Reuters/R. Hill

如果桑德斯在愛荷華州贏了,那麼這對克林頓又意味著什麼呢?因為這正是2008年歐巴馬走過的軌跡。歐巴馬當年的競選顧問事後回憶起來也表示,在愛荷華州的勝利是後來獲得民主黨內最終提名的重要基礎。因為誰只要贏下了愛荷華,就等於也贏得了所有的關注和媒體的正面報導。而失敗者得到的只有冷嘲熱諷,以及一個巨大的問號:他/她究竟能不能在最後的大選中成功?--畢竟最終投票的是選民,而不是黨內成員。

這樣的懷疑,對於競選出資方、支持者乃至那些猶豫不定的選民來說,都是毒藥。很少有一屆美國大選在初選階段就如此扣人心弦,懸念迭生。而現代美國也從來沒有出現過像今天這樣深的裂痕,桑德斯和川普就分別是這兩個極端上的代表性面孔。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