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拜習會:媒體稱白宮希望11月召開線上會議

2021年10月22日

路透社報導,白宮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拜習線上會進行準備,時間點預計將落在11月。然拜登團隊卻認為,會議本身可能不會帶來太多具體成果。

https://p.dw.com/p/420Tw
China | Präsident Xi Jinping und Joe Biden
拜登在歐巴馬任內擔任副總統期間,曾訪問北京與習近平會面。圖片來源: Lintao Zhang/AP Images/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指出,華盛頓希望在11月召開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線上虛擬會議,而白宮官員目前正在為此做準備。他們希望向世界展示美國能夠負責任地處理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關係。

路透社報導,隨著習近平在北京的權力已鞏固到了自毛澤東以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國官員認為,直接接觸習近平是防止美中關係走向衝突的最佳方式。

兩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詳細議程可能要等到美國與其他盟國協商後才能確定,而相關討論可能會在本月底於義大利羅馬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G20)以及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進行。

拜登將會出席這兩個論壇,而習近平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就沒有離開過中國,預計他也不會出席這兩個論壇。彭博社9月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外交官已通知G20官員,習近平不打算親自赴義大利出席該峰會;而根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英國首相約翰遜已被告知,習近平將不會出席COP26。

華盛頓和北京近來多有齟齬,雙方從新冠起源到中國擴大核武庫等議題上爭論不休。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拜登團隊目前對拜習會可能會帶來的具體成果期望值不高,並認為會面本身即是一個重大成果。

美中兩國日前在瑞士舉行的會談中同意在年底前舉行兩國領導人的虛擬會議。前美國國務院亞洲事務高級官員、現任職於布魯金斯學會的桑頓(Susan Thornton)說,這次會議可能可以為仍在「螺旋式下降」中的兩國關係設置底線。

「(拜習會)沒有一個真正的成果,但它可以讓事情不要再變得更糟,」她說。

Schweiz | Diplomatentreffen USA und China
10月初,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國最高外交官楊潔篪在瑞士會面6小時,討論出年底舉辦線上拜習會的決定。圖片來源: Chen Junxia/picture alliance/Xinhua

美中競爭使各國焦慮

其他國家也在密切關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互動。前歐盟駐華盛頓大使奧沙利文(David O'Sullivan)告訴路透社,歐洲盟友一直「非常焦慮」,認為管理不當的美中關係,如今年3月在阿拉斯加舉行的美中高層外交會議上出現的激烈言詞交鋒,可能將他們也拖入兩國衝突中。

「這些是盟國向拜登政府發出的訊息,我想他們也明白這一點。我認為這可能是美國(向中國)展開交流的原因之一,」他說。

另一名亞洲外交官也對路透社表示,對於阿拉斯加之後美中關係的走向,「全世界都有點焦慮」。

阿拉斯加會議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布魯塞爾強調,美國不會強迫任何北約盟友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選邊站。

對習近平來說,在美中關係上淡化言辭也是有意義的,因為他希望能在未來的一年裡一帆風順地完成對象重要的國家大事,包括明年2月份的北京冬奧會,以及下個月初的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簡稱六中全會)。在此前提下,減少衝突風險有其必要性。

儘管雙方試圖展開交流,美方最近仍對中國許多舉措表示嚴重關切。在中國試射高超音速導彈、以及派百架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等議題上,美國皆指責中國在加強軍事活動。

在美中分歧重重的情況下,路透社報導,一名美國官員表示,美中促進溝通交流一事,不應被視為兩國關係的「解凍」。

「我們正在努力達成的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穩定狀態,我們能進行激烈競爭,但要負責任地管控這種競爭,」這位官員說。

(路透社)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