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拖欠的增值稅高達三百億美元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2003年6月13日

中國財政部長金人慶宣佈,購買國內零件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將比以往能更快獲得退回的增值稅。商報的一篇文章說,乍看起來,這是一個好消息。

https://p.dw.com/p/3kKC
增值稅久久退不回來令出口企業失望圖片來源: AP

不過琢磨一下就可以發現,一方面中國政府擔心受「非典」影響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額增長率下滑,想通過增值稅快速退稅刺激出口工業的生產,另一方面也說明增值稅退稅成了中國經濟的一個爆炸性問題,因為中國的財稅局拖欠應該退給企業的增值稅高達三百億美元,這一數額為中國出口總額的10%。文章介紹了這一現象造成的後果:

「國務院發展調研中心的倪紅日說,這一現象嚴重影響了無數出口企業的資金周轉,甚至導致了一些企業破產。政府直轄的這家研究所在沿海地區的一些發達城市詢問了二百家企業,得出的結果是,大多數企業要等兩年才能收到退回的增值稅金額。上海德勤會計師行的增值稅專家赫斯列格拉文說,自他在中國工作以來,增值稅退稅是他經歷的最令人失望的事情。他懷疑中國的地方財稅局是否有足夠的支付能力滿足出口企業的合法要求。電廠設備製造廠的芬蘭代表說,今年一月份地方財稅局甚至向他的中國分公司借款十天,以支付早已到期的應退增值稅款項。企業之間也相互借貸,以避免出現由於增值稅遲遲不能退回而造成的無支付能力的局面。」

商報的文章說,由於退稅遲遲不到位,企業資金周轉困難,一些城市的市政府做擔保,由國家銀行給予過渡性貸款。這類貸款已佔銀行貸款的相當大的比例。文章最後寫道:

「現在這個問題已由出口企業蔓延到中國的銀行業,本來中國的銀行就背著不良貸款的沉重包袱,喘息不已。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在浙江的一個分理處領導人說,『本來我們以為提供這樣的過渡性貸款是一筆好生意,而現在風險卻越來越大了。』發展調研中心的龍國強表示,今年下半年退稅問題將在銀行的結算中體現出來。

中國財政部長看來必須想想辦法。江蘇國泰貿易公司總經理黃金蘭說:『我們出口越多,拖欠我們的退稅金額就越大。這個公司去年贏利1.1億元人民幣,而財稅局拖欠該公司的應退稅款總共已達11億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