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戴姆勒企盼中資

2013年1月8日

《人民日報》網上版日前(1月7日)關於中國投資集團(CIC)有意大舉參股德國著名汽車生產商—戴姆勒(Daimuler)的報導引發德語媒體廣泛關注。不論是相關評論還是報導,德語報刊周二的總基調十分明確:德方歡迎中資。

https://p.dw.com/p/17Fy2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商報》在「企業與市場」專欄發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戴姆勒總裁蔡澈(Dieter Zetsche)數天前剛強調了要歡迎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投資方的意願,現在看來,這家著名汽車生產商朝這一目標跨進了一大步:

「《人民日報》是中共的中央喉舌,由此,它的報導具有份量。中方參股的市值將是18億至45億歐元。‧‧‧對戴姆勒而言,(中方)參股將是重要一步。‧‧‧國有的中投集團可以扮演起穩定作用的大投資人角色。與其他歐洲汽車康采恩不同,戴姆勒沒有超大股東。數月前將股份擁有量從6.9%增加至7.6%的科威特酋長國目前是最大股東。雷諾—尼桑的股權為3.1%,以強調戰略夥伴關係。其他股東的份額均低於3%,從該分額起,股東必須履行報告責任。因此,中國人的參股將穩定戴姆勒的股權結構,降低被敵意收購的危險‧‧‧

Daimler Mercedes-Benz China Peking LOGO Stern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在戰略上,中投集團甚至可以為戴姆勒帶來戰略好處。北京政府的巨額投資在國家調控的中國汽車市場上保障了對自身利益的關注。反過來,中國又對這一大手筆收購感到驕傲,並且不放棄這一投資行為」。

01.2013 DW Highlights Januar Gottlieb Daimler
戴姆勒公司創始人哥特裡布‧威廉‧戴姆勒(Gottlieb Wilhelm Daimler 1838-1990)

《法蘭克福匯報》在一篇短評中指出:

「要是《人民日報》的報導屬實,中投集團的確計劃巨額購買戴姆勒的部分股權,就將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投資方,該投資方確信能夠成功。對戴姆勒經理們的自信心而言,這將是一劑強心針,對戴姆勒的股票而言,亦可作如是觀」。

中國人來了

《南德意志報》也發表短評,強調中投集團成為戴姆勒大股東的意義:

「數年前才成立的中投集團猶如中國財政體系的對外部。現在,中投集團來到了戴姆勒的大門外。而如果康采恩(戴姆勒)經理們和來自遙遠的北京的投資人達成共識,這個傳統的汽車生產商多達10%的股權將掌握在中國人手中。

「中國人在斯圖加特—這在政治上別有一番滋味兒。不過,與寶馬或大眾不同,戴姆勒沒有大的家族投資人,因而需要能防止被敵意收購的投資者。現時代,主要是阿拉伯和中國的基金能扮演這一角色。它們有資金。西方康采恩有名聲。」

戴姆勒康采恩現任總裁蔡澈(Dieter Zetsche)剪影
圖片來源: AP

《南德意志報》的評論文章同時提出警告說:

「中國人出手後,情況可不一定會那麼讓人舒服。不論在哪兒收購,他們都會要求見到盈利。對斯圖加特經理層而言,要求盈利不斷增加的壓力將繼續加大。而一旦看到投資不劃算,中國人就會另謀他求。這便是差異所在:國有基金在遠景上不能替代一個大的家族投資者」。

摘編:凝煉
責編:樂然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