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政府擬限制外資收購德企

文山
2016年10月23日

庫卡、愛思強、歐司朗,中國資本正在一個接一個地收購德國的高科技企業。這引起了德國政府的警覺。德國經濟部現在正醞釀一項新規,能夠在必要時阻止歐盟外資本收購德國的企業。

https://p.dw.com/p/2RZK1
China Shanghai Kuka wird vom chinesischen Midea Konzern übernomme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Zhang Jinqiao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經濟部國務秘書馬赫尼希(Matthias Machnig)在接受《明鏡周刊》採訪時表示,在一些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聯邦經濟部今後將加強對德國企業的保護。他說:"今後,我們在每一個具體案例中都將仔細審核:投資人到底是誰?資金來自哪裡?特別是那些掌握關鍵技術的企業被收購時,我們還要調查投資人的具體動機。"

經濟部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德國政府正在商討一份旨在對外來投資進行審核的指導方針。該部對德新社表示,德國經濟十分開放,"原則上我們歡迎外國企業在德國開展業務。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越發凸顯:我們正在和那些經濟不那麼開放的國家進行競爭。"經濟部還表示,德國政府並非是想搞貿易保護主義,而是要尋求公正的競爭條件。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資本在歐洲大舉收購,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今年8月初,中國電器製造商美的斥資45億歐元,將德國庫卡將近95%的股份囊入懷中,後者是機器人製造領域的領軍企業。現在,照明技術行業的老牌企業歐司朗也引發了中國投資者的興趣。

而在中國,德國企業卻並不被允許進行這樣的收購。就在不久前,歐盟駐華商會呼籲中國對歐洲企業進一步開放市場。該機構稱,目前的歐中貿易中,雙方的市場準入條件並不對稱。

中國要產業升級 德國擔憂核心利益

按照目前的法規,來自歐盟之外的投資者若要收購一家德國企業,德國政府在一定情況下可以予以否決。這主要涉及電信、IT、軍火、電力、供水等事關國家利益以及安全的行業。根據德國《對外經濟法》,如果一個外國投資者收購的股份使得其能具有25%以上的企業董事會投票權,經濟部就可以啟動對這樁收購案的審核程序。

Bildergalerie Siemens Pannen
歐司朗也可能被中國投資人收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幾天前,德國《世界報》、《商報》還曾報導稱,經濟部正在起草一份名為"歐盟層面上就投資審核提出建議的方針"的文件。根據這份文件,如果收購者能夠獲得25%以上的投票權,政府就有權對這筆收購叫停。這一措施主要針對的是下列四種情況:投資系由外國政府產業政策所引導、投資者收受了國家補貼、收購者為外國國資企業、投資者來源國限制德國企業進入該國市場。

根據咨詢公司安永的一項調研2016年上半年,歐洲共有164起企業併購交易同中國有關;而2015年全年的數字也不過183。在這164起併購交易中,37起涉及到德國企業,位列歐洲之首。安永在報告中指出,用於中國本土市場增長放緩,中資企業必須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從而擺脫廉價大生產的策略,向高技術領域邁進。

就在去年春天,中國國務院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該戰略的目標同德國稍早公佈的"工業4.0"相似,都致力於讓生產數字化、打造"物聯網"。中國政府希望能夠以此來助推產業升級。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