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愛滋病研究25年

Suzanne Krause2008年7月20日

1983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學者發表了第一篇有關一種新的傳染性疾病——愛滋病病原體的學術文章。在此之前的兩年間,愛滋病在美國泛濫,患者主要是男性同性戀。1983年法國學者分離出愛滋病病毒的時候,全世界的學者還都以為,不久就可以研製出一種對付這種致命性免疫系統疾病的仙丹妙藥。然而,25年後的今天,愛滋病依然還是不治之症,預防疫苗依然還是遙遙無望。

https://p.dw.com/p/EfhG
非洲大陸今天已成為全球愛滋病瘟疫的重災區圖片來源: AP

愛滋病病毒已蔓延全球,病毒攜帶者合計大約3300萬人。前不久,巴斯德研究所召集全世界的愛滋病專家匯聚一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今天,愛滋病和愛滋病病毒已經深深影響著世界各地成千上百萬人的日常生活。影響面如此之廣,是巴雷-西諾希(Francoise Barré-Sinoussi)1983年所不曾想到的。當時,年輕的巴雷-西諾希就已在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協助科研小組負責人、後被稱為愛滋病毒發現者的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研究這種病毒。

25年後的今天,她還是在天天探索這種病毒的作用機制,並坦誠表示,和其它病毒相比,人們原則上對愛滋病毒瞭解得最多,但這種病毒也比其它任何病毒都複雜、都難摸透,但25年的心血並沒有白費。她說:「不管怎麼說,我們對愛滋病毒的研究,已使我們今天擁有可靠的檢測手段。雖然我們還不能治癒這種疾病,但至少可以對病情的發展有所控制,使患者的生活能夠多多少少保持正常,治療費用也大大降低,但就像所有需要長期服用強藥的疾病一樣,愛滋病的治療問題也引發了一些其它問題。」

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近三分之一的愛滋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患者現在都可以得到治療,富國的情況當然最好。鑑於北半球富有國家的經驗,巴雷-西諾希迫切呼籲人們應當在南半球國家增強衞生體系的建設。她說:「幾年之後,非洲、亞洲,包括東歐一些國家將會出現人們今天在法國就已經可以觀察到的現象,那就是愛滋病將會成為一種慢性病,需要很厲害的藥才能控制住,因此,很多愛滋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患者後來都會得癌症、得新陳代謝系統障礙以及其它類似疾病。所以,人們今天就必須考慮由愛滋病引發的這些附帶現象,南半球國家必須對此有所準備。」

非洲大陸今天已成為全球愛滋病瘟疫的重災區。南非誇祖魯-納塔爾大學副校長馬克溝巴(Malegapuru Makgoba)列舉原因,毫不留情地對非洲同鄉提出了批評。他說:「第一個原因是乾脆迴避,不承認愛滋病問題。不管在哪個國家,出現首批愛滋病例時,都把它說成是同性戀疾病。而非洲人自稱,我們這兒沒有同性戀,所以也不會有愛滋病。但當異性戀中也出現愛滋病時,非洲人不知道該怎麼否認,所以乾脆調轉矛頭,把它說成是對黑色人種的攻擊,好像大部分非洲人成了世界上性泛濫的代表,好像非洲人是全世界唯一在性方面還非常活躍的人。這種說法再次模糊了人們的視線,迴避這個問題。」

非洲社會對愛滋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患者的廣泛歧視,也是愛滋病在非洲泛濫的原因之一。鑑於非洲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使得來自北半球的科學認識得不到普及。馬克溝巴說:「像愛滋病這些通過性活動傳染的疾病,無論在世界上哪個國家,包括西方國家,都是人們羞於啟齒的話題。但是在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國家,在男性主宰一切的地方,就更容易排斥這些話題。在大男子主義盛行、女性無權無勢的地方,這也是一種控制女性、控制社會的手段。」

這位南非學者呼籲,鑑於愛滋病疫情在非洲大陸最為嚴重,非洲必須自己在愛滋病毒研究領域進行大量投入。英國專家哈勒(Peter Hale)對此表示贊同。哈勒受德國援外發展組織GTZ委託,在加納從事愛滋病項目工作。他不無苦楚地指出,基礎研究進行了25年,還是沒有找到一種愛滋病毒疫苗。去年9月,一種原本大有希望的疫苗,其臨床研究卻中途而廢,對他打擊極大。哈勒個人對愛滋病研究極為關注也是事出有因,因為他本人多年來就是愛滋病毒攜帶者,因此他疾呼學術界加大力度,研製疫苗。他說:「幾年前,全球研究愛滋病毒疫苗的頂尖學者曾開年會,大家匯聚一堂,也就裝滿一個不大不小的會議廳。我們曾開玩笑說,如果現在這兒有顆炸彈爆炸,就等於是消滅了愛滋病毒疫苗研究,因為實際情況就是,從事這一研究的學者太少,接班人就更寥寥無幾了。」

因此,哈勒現在大力主張一個新的設想:歐洲必須以美國為樣板,成立自己的大型愛滋病研究機構,而且就設在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25年前,人類對愛滋病毒的研究就是在這裡起步的。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