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愛滋病:25年前沒人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Martin Winkelheide2006年6月5日

25年前,還不存在愛滋病這個名字。那是一種謎一樣疾病。從那以來,已有2500萬人死於艾滋,當前還有近4000萬人是愛滋病毒攜帶者。25年前的今天,美國一家研究機構首次通報了此事。德國之聲德語網記者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8ZiR
這場漩風在25年前颳起圖片來源: AP

25年前的6月5

愛滋病是我們時代最大的健康災難。而我們不得不學會在它的伴隨下生活。25年前,這是不可預見的。這種疾病最早是美國亞特蘭大傳染病控制中心的醫學專家們注意到的。25年前的今天(1981年6月5日),他們報告了第一批病人的情況。當時說:在洛杉磯有5名同性戀者由於一種特殊的肺炎(被稱為pneumocystis carinii感染)受到治療。這些病人同時患有一種到那時為止非常罕見的癌症,名為Kaposi-Sarkom。這5名病人治療無效,悉數死亡。

醫學專業界,人們開始注意到一種新的、無法解釋的疾病的迅速蔓延。幾周後,人們明白了,這種疾病是傳染性的: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染。但在那之後,醫療人員和病人們還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意識到這種新傳染病對嚴重威脅。

減輕心理障礙

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萊茵哈德.庫爾特回憶道:「在短短的時間裡,病人迅速增多。出現了第一批死亡,相當快的,人們就發現,受害者的免疫系統嚴重受損,導致他們可以成為任何一種傳染病的受害者。」德國小報們把這種病一度稱為「性歡樂瘟疫,」對愛滋病的恐懼很快被煽動起來。在德國,爆發了一場政治辯論:可以強迫人們接受病毒測試嗎?國家應該怎麼對待受感染者?

座落在科隆的健康啟蒙聯邦中心於1987年在德國電視台展開了第一場啟蒙運動,提出了「避孕套給你以保護」的口號,在電視裡宣傳了避孕套的各種功能區別。中心主任伊麗莎白.坡特回憶道:「首先要減輕心理障礙,要找到保護行為的一種說服方式,讓人們獲得能力,獲得勇氣,在相應的情況下能夠主動提出採取保護措施的要求。」

現在存在著一種避孕套厭倦

早年的宣傳取得了成效。自動售貨機裡的避孕套變得像番茄和狗熊橡皮糖一樣的理所當然。今天應該強調的題目是:千萬不要忘記。專家估計,在德國,現在有近5萬人攜帶HIV病毒。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感染。去年新感染病人數字達2600人。柏林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烏爾利希.馬庫斯對此毫不驚訝:「現在存在著一種可以叫避孕套厭倦的心理,或者說,是種願意變大了的風險精神。」

從1996年開始,通過各種藥物的結合,HIV感染成了一種可治療的疾病。但這些藥物有嚴重的副作用,使脂肪更新變得亂七八糟,手臂和腿變細,頸後和肚子那兒出現脂肪軟墊。與此同時:愛滋病仍然是不可治癒的。

挑戰繼續存在

90年代末,一個呼聲變得響亮起來:不能再把窮國的人們拒之於可以延長患者壽命的藥物的大門之外了。90%以上的受感染者正是生活在這些窮國。然而,一個全面鋪開的藥物供應在今天仍然是根本做不到的。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萊茵哈特.庫爾特說:「95%的HIV感染者得不到藥物治療,這當然本身就是一個醜聞。但是,肺結核、霍亂等其它大傳染殺手也一樣。藥物就是到達不了那些急需它們的地方。」

愛滋病毒現在已經成為研究得最深最透的病毒。然而,愛滋病毒研究者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最重要的挑戰是:研究出預防的疫苗來。只有有了這種疫苗,才能阻擋住這種瘟疫。但是,科學家們距離它仍然很遙遠。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