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面對中國,歐洲並非無能為力

文山 摘編
2019年6月26日

堅持自由市場原則的歐洲,究竟能否戰勝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德國造船業,又遭遇了中國同行的哪些不公平競爭手段?周三的德語報刊關注了這些話題。

https://p.dw.com/p/3L7oI
Symbolbild Handelsbeziehungen EU - China
圖片來源: Imago/C. Ohde

(德國之聲中文網) 杜塞道夫出版的《萊茵郵報》以"歐洲如何抗衡中國"為題,刊發了德國著名經濟學家、歐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瓦姆巴赫(Achim Wambach)撰寫的客席評論。文章認為,在不損害市場經濟原則的前提下,歐洲依然有足夠的手段與推行國家資本主義政策的中國在經濟領域展開競爭。

"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種模式,其國資企業在多次合並後越發強大。2003年,中央管轄的國企數量為189個,而經歷了一系列合並後,現在只剩97個。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合並後的中車集團,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鐵路裝備製造商,遙遙領先競爭對手。"

Monopolkommission - Achim Wambach
德國著名經濟學家、歐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瓦姆巴赫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Carstensen

"許多歐洲人認為,對付這樣的龐然大物,只能通過打造歐洲自己的龍頭企業來競爭。但是,事實卻駁斥了這種看法。中國的生產率上升,並不來自於國營企業,而是主要歸功於私營企業。中國人原本希望,能夠通過打造大型國企來提高盈利能力,但是這一希望至今沒能實現。這些國企的債務水準反而攀升到了危險的程度。而且,歐洲、美國由足夠的證據可以表明,合並會妨礙創新,原因則是企業的研發部門在合並過程中總規模縮小。"

"令人不安的是,一些中國企業的合並是為了'消除不必要的競爭'。如果這一趨勢加劇,德國企業必須要有回應的能力。以前,曾經有過相應的手段:1990年前,面向出口的壟斷是被允許的。這一規定當時被取消的理由是:'為了在全世界範圍內減少國家或私營經濟對競爭的限制,出口壟斷不再有存在的理由。'如果中國決定要採用一種非競爭性的市場形式,那麼德國就有足夠的理由再次啟用這一手段。"

"中資企業對歐洲企業的收購,就不應被視作企業的獨立收購行為,而是由國資企業主導的行為。如果在這種局面下還出現了競爭扭曲,反壟斷機構就必須能夠進行干預;如果出現了安全風險,則必須要由風險評估。在其餘情況下,我們則盡可以讓他們收購。"

"目前,還有許多其他手段正在討論之中。比如,通過'邊境補償稅'來平衡掉中國企業通過較低的環保標準所獲取的競爭優勢。歐洲的反傾銷手段也可以得到強化,從而制裁中資企業過於進攻性的定價策略。在與國家資本主義的競爭中,歐洲並非無能為力。"

Deutschland AIDANova
位於下薩克森州的德國邁耶爾造船廠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C. Dittrich

柏林出版的《世界報》則以"中國將德國造船業擠出市場"為題,刊文指出,德國造船業已經在多年前將整船製造業務拱手讓給了中國人與韓國人,如今則在零件供應方面開創了一片新天地。然而,即便在這一領域,中國人也很有可能即將把德國人排擠出市場。

"德國造船業零件供應商的地位正在受威脅。中國的大型船廠利用其實力、更利用國家的支持擠佔市場份額,具體的手段就是造船相關的金融。中國船廠為航運公司或者其他買主提供全套的服務,不僅僅包括船舶製造本身,也包含融資、船員培訓等服務,甚至還包括船隻的營運。與此同時,中國當局則提出一些條件,比如要求船東將零件供應合同交予中國企業。"

"目前,德國的銀行已經全面撤出了造船相關金融業。這意味著,即便是德國船東,訂購船舶時也必須要接受中國國資船廠的條件。"文章援引德國機械製造協會的觀點指出,中國的這種做法正在改變全球造船業的勢力格局,從而威脅原本增長勢頭良好的德國船舶零件供應行業。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