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誰才是輸家?

文山 摘編
2018年4月5日

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爭端愈演愈烈,誰受到的損失更大?周四的德語報刊評論版,繼續關注這場貿易戰。

https://p.dw.com/p/2vY6R
US China Trad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S. Loeb

(德國之聲中文網)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報》以"中美全速對撞"為題,刊發社論指出,川普对中國產品加徵懲罰性關稅,其目的並不在於縮小貿易逆差,而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科技追趕步伐,從而動搖中共統治的根基。

"川普的懲罰性關稅是對中國未來的攻擊,它的目標是中共的根基,是中共政權的執政合法性。美國的真正目的是促使中國經濟全面開放,讓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獲得平等待遇。對於北京而言,這是錯誤的時間點。中國企業正在依靠國力搶佔全球市場,而在國內市場中國卻在構築壁壘。不久後,會有許多行業完全被中國人控制。習近平想通過國家資本主義來打造一個工業強國。"

"習近平寄希望於'中國製造2025'戰略。這也許是全世界最具雄心的工業戰略。它計劃在醫藥科技、飛機製造、晶片製造、電動汽車等10個行業取得全球領先地位。中國政府為這一領域的研發提供慷慨的補助,開發銀行以及各類基金為相關企業提供優惠貸款。要是自主技術研發還不夠,還有數千億資金可以用來購買國外的技術。"

文章隨後指出,中國資本在歐美市場進行收購幾乎不受限制,而歐美企業在許多行業都必須以合資的方式才能進入中國市場。"現在,中國的這種做法受到了挑戰。全球最主要的兩大經濟體正在全速對撞,而倒車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USA Washington - Donald Trump verhängt Strafzölle gegen China
3月22日,川普签署進口鋼鋁產品加徵關稅的文件。圖片來源: Reuters/J. Ernst

《新奧斯納布呂克報》以"川普的理由經不起推敲"為題,刊發評論指出,這場貿易糾紛還僅僅是開端。

"就算川普缩小對華逆差的動機是正確的,以侵犯智慧財產權作為理由去对中國科技產品加徵關稅,這也是經不起推敲的。川普担任總統,更像一名野心勃勃的商人,而不像是一名熟諳外交的政客。而美國總統面對智慧財產權問題時,恰恰需要外交技巧。因此,川普本應該要求中國加強對智慧財產權以及專利的保护。但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強調國家財政,認為加徵關稅能夠填補財政赤字。"

"北京不會坐視這輪攻擊,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中國在一開始還保持了可知。而隨後,美中兩國的相互反制措施開始令人擔憂地變快,甚至還有陷入無限循環的風險。無論如何,這都必須予以避免。"

USA Iowa Landwirtschaft Mais Maisernte
愛荷華州的豆農肯定不會為貿易戰而高興圖片來源: AP

《法蘭克福評論報》以"令人震驚的川普算術"為題,評論指出,美中貿易戰將影響美國國會中期選舉。

"川普在推特上說,反正已經有5000億赤字了,所以不可能再輸了。這真是令人震驚的算術。俄亥俄、愛荷華、密蘇裡、印地安那州種大豆的農民們可不這樣想。讓川普狂躁的貿易赤字數據,這些農民對此根本無所謂。而現在,豆農們要開始擔心自己的生存了。中國是他們的最大客戶,現在卻要加徵25%的關稅。顯然,川普以及美國股市都沒有預料到中國的這一反擊,美國股市應聲下挫。"

"在秋天之前,中國就有可能真正放棄美國產的大豆。而在今年11月,川普的共和黨則將面臨麻煩的國會中期選舉,偏偏共和黨的核心選民產生了不滿情緒,甚至會拒絕投票。在這場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中,中國人佔據了更有力的槓桿。相比自封的'生意高手',中國人顯然更好地掌控著這場較量。"

瑞士《新蘇黎世報》的評論以"'一報還一報'可休矣"為題,認為美中雙方應該盡早停止相互威脅,重回談判桌。

"在第一回合較量中,北京還相對克制。而現在,中國領導層開始施展拳腳。他們的行為就好比'我等你先出手打人,然後我就能狠狠揍疼你'。但是從經濟角度而言,這完全沒有意義。"

"如果美國對來自中國的液晶顯示器、LED燈具加徵關稅,主要的受害者將是美國消費者,他們很有可能是那些對價格較為敏感的、支持川普的低收入者。而對於中國的低收入者而言,豆腐漲價、牛肉供應變少也不是什麼好消息。"

文章接著指出,由於全球化產業鏈環環相扣,中國上游產品價格的提高也意味著美國下游產品的競爭力削弱。"而就短期而言,現在兩國之間互相以關稅威脅,貿易官員們辯解說是為了迫使'對手'回到談判桌前作出讓步。但這是非常危險的游戲,很容易失控發展成只有輸家的貿易戰。"

"是時候回到談判桌前了!這應當是雙贏的局面,兩國都能從開放市場中獲益,通過合作來開拓市場。而試圖阻止對方的現代化、阻礙對方的經濟繁榮,或者是短視的'一報還一報',這些做法則都會損害所有人。"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