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美中貿易之爭 德國受何影響?

2018年4月10日

美中鷸蚌相爭、歐洲漁翁得利?經濟學家認為不盡然。若整個蛋糕變小,對歐盟也沒有好處。更何況,倘若川普对汽車下手,德國將蒙受很大損失。

https://p.dw.com/p/2vnJb
Symbolbild Deutsche Automarken Audi Mercedes Benz BMW USA China
貿易之爭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報導說,今年2月,德國出口下降3.2%,是三年來最大降幅。業界人士認為這尚未形成趨勢。但他們預期,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或將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如果美國和中國繼續相互孤立,將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保護主義的惡性循環',德國工業聯合會的約阿希姆‧朗(Joachim Lang)警告說,'這將使世界經濟的整體發展勢頭受到削弱'。"

"慕尼黑Ifo研究所的費伯麥爾(Gabriel Felbermayr)估算說,如果所有的懲罰性關稅都予以落實,沒有任何一方是贏家。美國和中國單單在2018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就將減少0.1-0.2%。歐洲企業儘管有點像漁翁得利:如果被免除在懲罰性關稅之外,那麼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上比美國企業有優勢,在美國市場上比中國企業有優勢。但與此同時:如果美國和中國的國民經濟萎縮,那麼他們整體的購買量也會減少,歐洲企業的訂單也隨之下降。"

"倘若川普的目標轉向汽車,對歐洲和其他國家徵收相應的懲罰性關稅,那歐洲經濟受到的影響就將更大。若出現這一情況,費伯麥爾預計德國每年將損失40億歐元,全世界的經濟產值減少近700億歐元。"

"這還沒有考慮貿易戰帶來的不安全感的後果。如果美國告別世貿組織的規則,而中國停止靠近世貿組織的規則,那麼在這兩大經濟體做生意的企業都感到不安。他們可能會減少擴張與投資。全球的不安全感能讓世界經濟陷入停滯,這在金融危機中就曾見到。"

"出路何在?專業人士一致認為,如果歐洲為了繼續免除在懲罰性關稅之外,而很快向美國作出讓步,那將帶來危險。比如,如果歐盟把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從10%降到2.5%(美國市場對歐盟汽車徵收的關稅即為這一水準),那也必須給予中國和印度這一優惠,儘管並無對等的報答。否則,歐盟將違反世貿組織的法規。"

"貿易戰真正的出路恐怕只有在美國與中國、以及美國與歐洲之間達成大規模的雙邊協議,而雙方都要做出讓步。"

China  Boao-Forum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Li Xueren

《圖片報》線上報導的標題為:"貿易爭議中出人意料的緩和訊號!"(Überraschendes Entspannungs-Signal im Handelsstreit!)文章寫道:

 "中國在貿易爭議中讓步了嗎?還是說,這一次也只是說一些好話而已?國家和黨的主席習近平承諾中國進一步開放。在與美國的衝突升級的背景下,習近平周二在博鰲經濟論壇的講話中表示,有望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擴大市場準入、改善投资條件。此外,金融領域將進一步開放,對外國企業參股的限制將放鬆、特別是在汽車工業。習近平宣佈,目前為25%的汽車進口稅今年就將顯著下調。"

"在美國指責竊取技術的背景下,習近平承諾改善智慧財產權保护。外企的投資條件將總體改善。……但是,中國政府作出這樣的承諾已經多年了,因此才受到外企的質疑…四分之三的美國企業如今在中國感到不如以往受歡迎。德國和歐洲企業的這一比例更高。首先抱怨的是歧視、保護主義、法治上的不確定性、技術竊取以及審查和網路速度慢。"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