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武漢式封城」在德國是否可行?

雨涵(摘編)
2020年2月29日

隨著德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連日來不斷增加,關於柏林政府是否能夠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日報》記者認為,封城和隔離措施並非威權政體的專利,自由民主國家也存在採取這些強制措施的法律基礎。《明鏡周刊》則聚焦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的重創。

https://p.dw.com/p/3Yem2
Wuhan China Coronavirus Sars
圖片來源: Reuters/China Daily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國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明顯下降的同時,義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疫情卻開始迅速蔓延。《日報》(taz)記者Christian Rath發表文章指出,"封城"、限制居民出門等強制措施,不是中國這樣的威權政府的專利。

一個多月前,面對武漢等地封城的政令,以及隨後多地要求居民不要出門,每戶只能每兩天派一名家庭成員出門採購生活必需品這樣的強制性措施,德國不少評論員紛紛表示,這樣的做法在德國這樣一個自由的國度是不可能的。"然而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在抗擊疫病方面,西歐國家一直都有很大的干預權限。"作者指出,德國在這方面有一部《傳染病防治法》(Infektionsschutzgesetz ),其中對傳染病的疫情報告義務、疑似感染者必須配合檢查,以及衞生局有權限制公共生活等方面做出了明文規定。

德國城市與社區聯合會(Deutschen Städte- und Gemeindebund)主席蘭茲貝格(Gerd Landsberg)周五曾表示,在德國不存在採取封鎖整座城鎮的措施的法律基礎。《日報》記者反駁了這樣的說法:"雖然法律中沒有具體明確地寫出這樣強大的舉措,但是(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28條)政府衞生部門有權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文章接著闡述道,如果德國真的爆發疫情,那麼根據德國基本法,為了"抗擊疫情",公民的基本權利也可以受到限制。"可能的形式包括強制隔離,要求相關人員不能離開制定地點等。"

不過即使是在疫情之下,德國的法律規定在很多方面還是會傾向於保護公民權益的。"比如(在醫學檢查中)收集的個人數據僅能用於抗擊疫情;如果需要採取侵入性手段進行的檢查,以及需要麻醉的檢查,就必須要經過當事人同意,強制治療是違法的。"

而在法治國家體系下,政府權力所面臨的最大限制就是適當原則。"政府措施必須是適宜、必要且恰當的。只有當病毒學家確信,封閉整座城鎮的措施可以真正有效遏制病毒擴散的前提之下,才允許實施這樣的封城令。"

最新一期的《明鏡周刊》則關注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可能面臨的重創。世貿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庫普曼(Robert Koopman)日前在日內瓦表示,新冠病毒造成的主要問題在於供應鏈受創。"如果勞動力都在家裡待著,那麼工廠生產就會受到影響。此外抗擊疫情的行動本身也意味著巨大的經濟代價:比如醫療系統的成本,以及民航航班的取消等。最終市場需求也會受到影響,因為人們都在家裡隔離,採購消費大大減少。"

Coronavirus China Fabriken nehmen Produktion wieder auf
部分工廠已經開始復工(圖為江蘇海安的一家紡織廠)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ostfoto/Zhai Huiyong

文章接著指出,世界貿易會因新冠疫情而出現多大幅度的衰減,這還是取決中中國的情況。"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它的經濟總量,已經遠遠大於2003年遭受SARS疫情時的中國。那時中國在全球經濟總量中所佔的比例僅有4.3%,而今天則已經高達16%。"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是中國將世界經濟從危機中拉了出來。德國工業界,尤其是機械製造和汽車製造行業,從中國的崛起當中獲利匪淺。"而現在在疫情的打擊之下,中國經濟生活尚未真正恢復,世界經濟缺少了發動機,而且短期內也不可能出現可以替代中國的經濟主體。

因此文章總結認為,新冠病毒疫情是否會導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或者是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崩盤,主要取決於中國戰勝疫情的速度能有多快。"還有一個至少也同樣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其它國家受疫情的影響會有多嚴重,以及這些國家如何應對:這些國家包括韓國、義大利--還有德國。"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