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歐中投資協定的待解問題

苗子(摘編)
2021年1月7日

中國河北新冠感染人數達到200餘人,成為數月來最大的疫情爆發。歐中投資協定雖已達成,但到正式生效尚需時日。

https://p.dw.com/p/3ne0x
Belgien l Videokonferenz zu Investitionsabkommen zwischen EU und China
歐洲議員比提科夫批評,歐盟如今單槍匹馬,而未與拜登團隊協調,令人遺憾,是發出完全錯誤的地緣政治訊號圖片來源: Johanna Geron/AP/picture-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電視一台題為「數月來中國最大的疫情爆發」的報導寫道:「中國出現數月來最大規模的新冠疫情爆發。…河北省感染人數在數天內增加至200餘人。…1100萬居民接受測試,一些居民區被封鎖。」

報導寫道:「這次新的爆發引發對即將到來的2月12日中國新年的出行大潮的憂慮。…有關部門已建議農民工這次不要返鄉。」

報導提及中國的疫苗接種狀況寫道:「目前該國正在進行疫苗接種。迄今使用兩種中國疫苗。年底前中國批准了國藥的疫苗。科興的疫苗自夏天起獲得緊急情況下使用的批准——但迄今尚無有關有效率和副作用的數據。」

報導寫道:「與德國不同,在中國首先接種的不是較年長者,而是特定的職業群體,如醫護人員』、交通運輸業、海關或市場工作人員。此外,僅對18-59歲年齡段的人進行接種。北京有關部門通知老年人等待進一步科學測試數據的出爐。」

China Shijiazhuang | Coronakrise: Schlange stehen für Coronatest
石家莊排隊接收新冠檢測的市民圖片來源: Yang Shiyao/Xinhua/picture alliance

待解的問題

《新蘇黎世報》題為「歐中協定尚有許多問題等待解答」的文章詳述了歐盟方面在協議最後談判階段的一些內情。

文章寫道:「在幕後,首先是德國總理推動了談判的速度。…五月底,梅克爾曾在柏林的一次外交原則講話中說,她並不否認,在』法治國家、自由、民主和人權方面,雙方存在深刻的不同』。但這些』在原則上的不同』不應成為』反對合作的論據』。」

「2019年,中國是柏林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貿易額2060億歐元。歐盟對華投資近一半來自德國。德國總理多次表明,她視中國為貿易夥伴多於』體制對手。』」

文章寫道:「據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梅克爾在歐盟成員國圈內經歷了一些反對意見。報導稱,馬克宏對中國的人權侵害持更為批評的態度,曾試圖給德國總理減速。後來柏林與巴黎達成一致,在德國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期間達成協定,在2022年法國任輪值主席國期間予以批准,馬克宏這才表示同意。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馬克宏也現身與習近平的視訊會議,儘管按照程序他無須出席。」

文章寫道,對歐盟綠黨議員、歐洲議會中國問題小組主席比提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而言,協定達成的時機與美國權力交接有關。「無論如何,拜登已宣佈願與歐洲人共同向中國施壓。因此,他認為,歐盟如今單槍匹馬,而未與拜登團隊協調,就更為遺憾,並由此發出完全錯誤的地緣政治訊號。」

文章寫道:「到協定最終批准,還需要很多時間。因為文本首先要由法律專家處理,然後翻譯成歐盟24種官方語言。最後必須由有主見的歐洲議會批准,而』全面投資協定』(CAI)的批准並非自然而然的事。就在12月17日,議員們剛剛批准一項批評性的決議,有關受壓制的穆斯林少數族群維吾爾人的強制勞動以及再教育營,—僅有20票反對。」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