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是傲慢?還是無知?

文山 摘編
2019年7月9日

《世界報》認為,面對中國經濟越發巨大的影響力,西方似乎在刻意淡忘對香港的道義責任。《南德意志報》駐華記者則擔憂地指出,歐洲人的優越感,正在讓歐洲在國際競爭中落後於充滿鬥志的中國人。

https://p.dw.com/p/3Lo7O
China Skyline von Hongkong bei Nacht
圖片來源: Imago/Westend61

(德國之聲中文網) 柏林出版的《世界報》以"香港的漫長道路"為題,刊發社論指出,上百萬香港人捍衛自治的抗爭,也讓世人更加關注整個中國的人權狀況。

"部分示威者在7月1日的騷亂和暴力行為是不可原諒的,但是這依然能夠顯示出香港人的絕望情緒,在年輕一代中,這種情緒尤其明顯。據悉,還有兩人因此而自殺。街上的年輕人願意為更加崇高的目的而犧牲自己的自由,甘願冒坐牢的風險。與此同時,年輕的示威者面對強權,也越發感到無助和孤單。這是一場有關未來和前途的抗爭,示威者推崇殖民時代晚期的理念,也並不奇怪:正是在那個時期,獨立司法、自由市場經濟、獨立貨幣、言論與新聞自由等無形的財富誕生了,今天的香港依然擁有這些財富。香港回歸前的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當時還曾嘗試來保障民眾的基本自由權利:他力推政治改革,讓民眾獲得選舉參政的權利,而且絲毫不懼怕由此與中國政府產生的衝突。"

"但是北京似乎並沒有完全接受這種特殊地位。從回歸的第一天開始,中國政府就試圖用一切手段來架空香港的自治和自由,這個特別行政區最好盡快納入共產黨的統治模式之下。即便當初許諾了'一國兩制50年不變',但對於北京的統治階層而言,這座城市習以為常的自由精神依然是可疑的。"

文章接著指出,在中國對全球經濟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今天,英國人或者說西方人似乎在刻意淡忘對香港的責任。"香港示威者的訴求是明確的,而且是在回歸時確立的法律框架之內。他們要求政府完全放棄《逃犯條例》、收回將示威稱作'暴動'的言辭、釋放被拘捕的示威領袖。這部爭議法案威脅著特別行政區的政治自由權利,也違背了當年的國際條約。要是國際社會面對香港人的這些訴求而依然不明確表明立場,就會發出一個令人悲觀的訊號。"

China Schule mit Überwachungskamera in der Provinz Zhejiang
杭州的一所中學課堂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echina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報》則刊登了一篇由該報駐華記者撰寫的評論。文章以"看看這個國家"為題,擔憂地指出,德國的年輕人自以為國際化,卻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雄心勃勃的中國同齡人甩在身後。

"我們從一出生起就獲得了先發優勢:穩定的政治體制、負擔得起的醫療衞生系統、免費教育。只要付60歐元,就能獲得全球最有價值的護照。等到我們步入職場時,我們的薪水水準遠遠超過全球平均值。而我的中國朋友們卻並不擁有這一切,而這正是對他們的激勵。"

"當年我在北京的一所中學交換一年,這種強烈的反差就活生生地被呈現在我的眼前。第一天,我的班主任就鼓勵我今後去北京大學念書。而我那些從小挑燈夜戰的同學們,則幾乎不敢擁有這個夢想。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進入北京大學,但是對於來自西方國家的學生,卻適用不同的規則,一切大門都向他們敞開。"

"但是,這一切如今正在改變。在事關未來的賽跑中,歐洲遭到了接二連三的重擊:希臘債務、難民危機、英國退歐。與此同時,競爭對手則在迎頭趕上。90年代以來,亞洲的GDP已經翻了三倍,中國甚至翻了9倍。這一崛起,也讓數以百萬計的民眾擺脫貧困,成為了中產階級。……在網路科技、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方面,中國早已超越我們。在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等未來科技方面,中國正在超越。英國《金融時報》將21世紀成為'亞洲世紀'。中美貿易戰、華為爭議則顯示,西方人如今對中國是多麼地恐懼。中國的專制,中國對人權的蔑視,中國對民眾的監控,這一切決不能成為歐洲的樣板。但是,我們現在也必須睜開眼看一看周圍。"

作者隨後擔憂地指出,她身邊的許多德國朋友依然對中國知之甚少,中國對他們而言似乎就是一部充滿偏見的紀錄片,不想看時隨時可以換台,彷彿和他們的未來生活毫無關係。作者問道,這究竟是無知還是傲慢?與之相反,她身邊的中國朋友對歐洲的興趣要大得多。

"最晚到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就必須要認識到,西方人這種普遍的優越感,已經不合時宜。而且這種優越感是危險的。對於中國來說,歐盟現在依然有價值,是因為歐洲擁有中國政府所需要的科技。等到這種局面也結束的那一天,歐洲就會徹底喪失對中國的影響力。屆時的歐盟就會像如今的德國汽車廠商那樣:早年間一直嘲笑中國製造的汽車彷彿'滾動的飯碗',現在卻突然要面對中國廠商推出的具有競爭力的自主品牌。在保持全球競爭力方面,我們歐洲現在做得實在太少。"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