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撇開盟友單干獨走的德國總理

2022年11月4日

德語報刊周五都聚焦肖爾茨總理的中國之行。《南德意志報》認為,肖爾茨的對華姿態,既不符合醞釀中的德國新對華戰略,也不符合歐盟政策。《新蘇黎世報》則指出,歐洲不能唯美國馬首是瞻,但是德國也不能撇開歐洲盟友單干獨走。

https://p.dw.com/p/4J5Ok
德國總理肖爾茨在北京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
德國總理肖爾茨在北京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圖片來源: Kay Nietfeld/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以"肖爾茨說了該說的話"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儘管德國總理在北京公開談論了烏克蘭、台灣等敏感議題,但是我們無法指望這些話語會起任何作用。

"幾乎所有跡象都表明,在肖爾茨走後,習近平將繼續其獨裁者的日常,繼續支持盟友普丁,無視後者的戰爭罪行以及對全球經濟的破壞。肖爾茨談到的其他爭議話題也同樣如此。德國總理要求經貿關係更加對等,警告北京不要武力攻台,還謹慎地談及了對新疆維吾爾人的粗暴鎮壓。"

"這一切都是有必要的,它不僅僅旨在回應德國盟友的強烈批評,也能平息德國國內執政夥伴的不滿。可是這些言辭遠遠不足以為此次北京之行打上'很好'以及'正確'的標籤。在北京方面看來,隨肖爾茨一同訪華的有12名德國商界領袖,這才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

"此次訪華也並沒有融入德國政府的新對華戰略,因為後者根本還沒成型。同樣地,此行也並非一致的歐盟政策的一部分。因此,肖爾茨此次訪華,並不會被後人看作是全新的、現實的對華關係的起點。這種新對華關係應當從失敗的對俄政策中吸取教訓,在面對一個為了擴張權力而不惜犯下嚴重罪行的政權時切忌太天真。"

德國總理肖爾茨任內首度訪華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把中國當作敵人為什麼不明智"為題,刊發總編Eric Gujer撰寫的評論指出,在對華政策問題上,歐洲不能唯美國馬首是瞻,但是德國也不能撇開歐洲盟友單干獨走。

"肖爾茨此次訪問中國,並非以歐盟使者的身份,而單純是德國總理。德國和法國目前正在激烈爭吵,歐盟層面上各國正在相互設置障礙,而不是團結一致。匈牙利和義大利正在心甘情願地被中國利用。在外交政策方面,歐盟根本就不是什麼聯盟,而是雞窩般的一團糟。"

"就像施密特以來的每任德國總理一樣,肖爾茨在中國所作的事情,依然是:發揮德國作為經濟大國的實力,全然不顧歐盟鄰國的利益。後者也同樣追求本國的特殊利益,因此北京可以輕易地在歐盟內部挑撥離間。"

"政界和媒體時常談到對中國實施制裁。可是這種威脅被過度濫用的後果就是,它將失去威懾力。道義憤慨本身不應該成為目的。"

"現實政治意味著:在面對中國時,不應該總是聚焦於香港問題或者維吾爾人權問題,因為北京將這兩者視作內政。中國當局不會害怕制裁,就像他們當年在天安門事件後也沒有擔心過制裁那樣。面對一個世界大國,價值觀導向的外交政策很難起到什麼作用。"

肖爾茨和習近平的閉門會談內容,外界只能從官方通報中獲悉只言片語
肖爾茨和習近平的閉門會談內容,外界只能從官方通報中獲悉只言片語圖片來源: Kay Nietfeld /AFP

"真正值得與中國討論的是其他問題,比如開放中國市場、保護越南或者印尼的主權完整。不讓亞洲國家跟著北京的指揮棒轉,這絕對符合歐洲的利益。"

"整場衝突的焦點則是台灣。在這個問題上,歐盟除了緊跟美國步伐別無選擇,任何其他做法都等同於對歐洲安全保障者的冒犯。然而,在圍繞台灣問題的爭論中,歐洲卻不應該跟著佩洛西這樣的政客或者某些美國軍方人士做出劍拔弩張的姿態。歐洲的主要麻煩依然來自俄羅斯,要是歐盟還想同時挑戰中國,那一定是陷入了自大狂。況且,中國對普丁的支持僅限於象徵意義,並未提供實質性的軍火支援。只要北京在俄烏戰爭問題上保持半心半意的中立,就已經意味著莫斯科的失敗、西方陣營的戰略成功。"

"在烏克蘭,習近平能夠看到一場缺乏明確戰略、建立在盲目意識形態基礎上的戰爭會釀成怎樣的後果。所以中國會繼續加大軍備投入並伺機等待。台灣海峽的危險時刻很可能要等到下一個十年才會到來,在這之前,歐洲能夠做好準備,擠壓俄羅斯並且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度。"

"這並不意味著某些美國人所夢想的全面遏制中國。但是,對於歐洲而言,即便是這樣的任務也已經足夠艱巨。在結束了持續多年的對俄天真後,歐洲現在患上了'俄羅斯綜合征';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避免再患上'中國綜合征'。"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德國的對華政策將駛向何方?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