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打不出去的"王牌"?

苗子(摘編)
2019年5月27日

圍繞中美貿易戰,《新蘇黎世報》關注的話題是:稀土、美債--中國的"王牌"會不會真正使用?

https://p.dw.com/p/3JCUR
Rohstoffe Seltene Erde
用不用「王牌」須仔細衡量圖片來源: USDA, ARS, IS Photo Unit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題為"中國是秘密的原材料強國"一文寫道,北京是許多稀有金屬種類的全球主導供應方,可以此向那些進口國施壓。

文章寫道,約90%的稀土來自中國,而這還不是全部。"去年,美國制定了一個清單,列出35種礦物原材料,都是對經濟和國家安全具有關鍵作用的。歐盟也列出類似的清單。華盛頓希望降低對這些金屬的依賴程度。美國人清單上約半數的原材料,其全球最主要的產地是中國。也就是說,北京除了稀土之外,箭袋裡還有更多的箭,可在貿易衝突中對美國經濟造成打擊。"

但這些箭是否會使用呢?文章引述專家分析說:"不能排除停止供貨的可能性。但問題是,這樣做是否能達到目的。……中國至少可以作出佯攻姿態,限制或暫停對國外出口關鍵金屬。其效果也將取決於中國人所選擇的措施:如果僅對美國實施斷供,那麼對世界範圍的影響很小。而美國人則可能採取迂迴手段來進行貿易。另外一個問題是,中國會如何對待中間產品,也就是那些包含受制裁金屬的產品。"

"而如果中國對全世界實施停止供貨,則會帶來較大的後果,--至少在短期內。這些金屬的供應量會下降,價格會上升。但長期來看,中國以外的企業會嘗試減少這些金屬的使用、或將其完全取代。回收的力度會加大。對開采、加工這些金屬的投資會上升。這樣的應對機制數年前就可在稀土領域觀察到。"

USA China l Handelsstreit l Banknoten - Dollar und Yuan
金融手段也是有利有弊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其它選項?

《新蘇黎世報》另一篇題為"中國沒有好選項"的文章寫道,在中美貿易戰中,另一個被視為中國 "核選項" 的是:傾售美國國債。

然而,文章引述專家認為,這樣做對中國有損無益。原因是,"中國出售美國國債並不能對後者有效施壓。美債市場足夠大,可以吸收賣出的部分。實在不行,美國央行可以實行進一步的量化寬松來幫忙。"

文章寫道,首當其沖受損的將會是中國自身。"賣得越多,美債越走低,中國手上持有的美債也就越貶值。此外,如果中國還是將大部分持有的美債脫手,那所得收益又以何種形式進行投資,會成為新問題。"

文章接著寫道:"央行可以購買黃金,但中國持有的美債相當於黃金年產量的約5倍。其它基金市場如日本和德國都太小、流動性不夠、吸收能力不夠。此外還是負利率。中國也需要有外匯儲備。中國的外債規模為2兆美元,今年到期的就有1.2兆美元。"

文章寫道:"還有人猜測中國可能有目的地讓人民幣明顯貶值。人民幣疲軟至少能抵消美國新關稅的部分影響。然而,這也會導致進口價格上升和通貨膨脹。特別是,……明顯操縱匯率將與人民幣全球化的目標背道而馳。"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