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北京尚未動真格!

文木(摘編)
2018年4月2日

中國出手了,北京宣佈對美國進口的一些產品加徵關稅。有德語媒體認為,涉及關稅僅30億美元的規模表明,中國並沒有真與美國打貿易戰的意思。此外,"天宮一號"重返大氣層也是德媒關注的一個話題。

https://p.dw.com/p/2vMvU
China Hundeskulptur als Trump
如果中國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對川普将是一場災難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XPPP/Yinm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從這天起,中國對美國的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不過涉及的關稅規模其實不大,約為30億美元。" 德國"焦點線上"(Focus Online)本周一(4月2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這樣評價中國對一些美國進口產品徴税的舉動。文章寫道:"中美貿易交易額每年至少要達到5700億美元。中國因此也成了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並且,北京並不是依賴的一方:許多商品,美國都要依靠中國的進口,比如電子產品。"

聯合作者Philine Lietzmann與Tatjana Grassl認為,北京此舉"打擊性不大,針對性很強。"文章寫道:"措施尤其影響到美國南部各州的農民,他們是川普的核心支持者。如果這些美國人感覺受到了波及,可能很快就不再支持這名美國總統。現在,中國的進口法規已經明顯嚴於歐美,進口商已經被這種負擔壓得難以呼吸。"

文章接著寫道:"如果北京動真格,美國很快就能感受到中國的報復效應"。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持有約1.2兆美元,如果中國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對川普将是一場災難。

中國也可以給美國汽車製造商設置更高的門檻。外國公司在中國都需要一家本土公司進行合資。文章寫道:"尤其是在汽車行業,合資企業非常普遍,比如大眾,或者美國的通用汽車。如果中方取消合作,汽車製造商就不得不從他們最大的汽車市場撤出。"

另外,隨著時間的變遷,除了韓國之外,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商:"電視、筆記型電腦、IPhone大部分都來自中國的共產。如果中國叫停對美國的出口,將極大地給美國公司和消費者帶來影響,因為他們依賴中方。"

這篇標題為"比川普更谨慎:中國加徵關稅,什麼是目標,什麼不是目標"(Besonnener als Trump: Was China mit seinen Strafzöllen bezweckt - und was nicht)文章在末位總結道:"中國有多大可能會採取這些措施,這大概要取決於美國是否會進一步挑釁。只要華盛頓維護了中國領導人的臉面,他們可能不會冒險將事態演變成一場貿易戰。同時,北京上周表示:中國將奉陪到底,並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的太空計劃

"天宮一號"重返大氣層的消息引起了《新蘇黎世報》(NZZ)的注意,該媒體昨日(4月1日)發表了一篇題目為"中國也想成為太空強國"(China wird auch im All zur Weltmacht)的文章。作者Daniel Hug寫道:"中國正在成為繼美俄之後的第三個太空大國。根據《經濟學人》最近的報導,去年,中國發射了18枚火箭(計劃共發射30枚),美國發射了29枚,俄羅斯20枚。今年中國計劃開展了更多的項目。"

作者指出,中國希望向外界證明它擁有世界頂尖的技術,可以飛往月球和火星。在一系列太空計劃中,出現了一個瑞士品牌的身影:瑞士名表公司泰格豪雅(TAG Heuer)希望能夠在中國市場上佔據更多份額。今年12月將啟動的"嫦娥四號"任務將成為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和探索的探測器,泰格豪雅的標誌出現在"嫦娥四號"上。文章寫道:"這個來自瑞士拉紹德封(La Chaux-de-Fonds)的鐘表公司,2011年才進入到中國,在市場上毫不起眼。這是該公司唯一一次給14億中國人腦中留下印象的珍貴機會。"

為什麼中國人選擇了泰格豪雅呢?參觀巴塞爾鐘表展會的中國航天領域專家徐光裕接受採訪時說:"1962年,泰格豪雅伴是第一支隨人類進入太空的瑞士手錶。當時美國太空人约翰‧格倫(John Glenn)曾將一枚泰格豪雅計時表佩戴在了宇航服外。徐光裕表示'我們與泰格豪雅分享相同的價值'。"文章作者指出,美國宇航局曾在20世紀60年代為月球之旅曾尋找合適的表,經受了幾次嚴格測試,歐米茄的速霸被選中:"不過顯然,中國人並不想知道的那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