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劉霞的絕望和岳昕的憤怒

葉宣(摘編)
2018年5月7日

劉曉波的遺孀劉霞離開中國、赴德國就醫的希望再度破滅,她流亡在外的友人替她發出悲憤的呼聲。德國記者再度關注這位被囚禁的藝術家的命運。此外,德國媒體還注意到北大學生岳昕要求訊息公開,卻遭校方施壓的事件。

https://p.dw.com/p/2xJe1
China Liu Xia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AP/A. Wong

(德國之聲中文網)"誰是劉霞?"《南德意志報》記者發自北京的長篇敘事報導是這樣開頭的。文章回顧了劉曉波、劉霞這對患難夫妻的一些感情側面和他們共同抗爭的經歷。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於去年7月在獄中辭世後,他的妻子劉霞一直處於被軟禁的狀態下。據友人透露,患有抑鬱症的劉霞健康情況令人擔憂。其間多次傳出消息稱,劉霞有望獲准出國治療。但接下來是一次次的失望。

"劉霞是一個囚徒,被拘禁在自己的家中,馬上就快十年了。她是國家的囚徒,這個國家聲稱,她是自由的。劉霞從來沒有被起訴過,從未走上過法庭。她唯一的罪行是:曾經愛過。為此她現在要被摧垮、被攆碎。

誰是劉霞?她是一個幽靈,十年前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她還活著,但人們看不到她。有時,她的支持者能從她家窗口看到一個身影掠過--當她抽煙的時候。這個國家做到了讓她銷聲匿跡,讓她的精神和肉體慢慢消解。她有抑鬱症,現在體重只剩下45公斤--一個朋友說,她還有屈指可數的幾個朋友,近年來被允許與她保持聯繫、通電話、偶爾獲准探望她。當然是經過安全部門審查和點頭的。"

流亡德國的作家廖亦武是能夠和劉霞通話的友人之一。兩人不久前的一次通話卻令人心驚。在出國申請受到刁難後,劉霞哭訴了自己的絕望心情。"現在沒什麼可怕的,走不掉就死在家裡。"她還說,"以死抗爭對於我,最簡單不過。"

"其實不久前還看到了希望。廖亦武、赫塔‧米勒和其他人已經在德國等候她的到來,替她準備了一間公寓、一個工作室,打算到機場接她。劉霞已經收拾了行裝。在幾個月的時間裡,中國政府放出訊號:她不久將獲准出境。所有人都想,或許3月份,最遲4月。長期以來為劉霞奔波的德國駐華大使在4月1日劉霞57歲生日時打電話給她,還開玩笑說,過幾天我們就可以在柏林一起打羽毛球了。可接下來又是毫無結果的等待,沒有解釋原因。"

廖亦武將與劉霞通話的錄音片斷發布在網路上,希望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文章引述了友人對劉曉波、劉霞夫婦的回憶後提問:中國政府到底怕的是什麼?

"誰是劉霞?中國政府說,她是一個自由人,享有一個中國公民的一切權利。可她仍是一個幽靈,從上周起人們可以在網上聽到她的聲音。每個人都應該這樣做,聽一聽chinachange.org上這一段7分鐘長的錄音。不需要懂中文。這7分鐘--中國的自由和法治聽起來就是這樣的。"

Universität Peking
北京大學圖書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北大拒絕#MeToo

瑞士出版的《新蘇黎世報》關注了北大學生岳昕要求校方公開多年前對教授沈陽被控性侵一事的處理卷宗,卻受到多方施壓的事件。在介紹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文章寫道:

"北京大學自視為中國的頂尖大學,為自己120年的人文教育歷史感到驕傲。在中國,北大是開放和現代思想的化身。但現在許多學生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沈陽這樣的教授能夠在北大繼續執教。

在中國,沒有什麼比自曝家醜更糟糕的事了,更糟糕的是,事情鬧得有些失控。於是乎,人們對這些毀掉了北大和諧光鮮表象的男女學生指責有加。他們掀起了一場不受歡迎的討論,扮演了主動發難的角色,甚至引起了涉及人事責任的追問。

在中國的官方認知裡,#MeToo運動只是一個西方特有的現象,是墮落和腐朽的例證。現在這樣的醜聞偏偏在北大引起波瀾,被視為在外國有害影響之下的自毀形象。一所世界知名的學府,一個崛起的大國不能允許這樣的醜聞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