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在南太平洋的佈局

2022年3月30日

多年來,通過發放貸款和發展基建項目,北京在南太平洋的影響力一直在不斷擴大。該地區總共14個島國當中的大多數已放棄台灣,轉而同北京建立起了外交關係。

https://p.dw.com/p/49EgX
 Li Keqiang und Manasseh Sogavare Solomon Island China
2019年10月,所羅門群島總理索賈瓦雷訪問北京時,會晤中國總理李克強。圖片來源: Huang Jingwen/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報導稱,北京在努力擴展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這本來不是什麼秘密,但中國同所羅門群島即將簽署安全協定的消息,仍然引起了澳洲、新西蘭和美國的極大不安。這篇題為《北京挺進南太平洋》的報導寫道:

"所羅門群島政府總理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 周二向議會證實,相關協定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簽署'。該協定草案前不久被索加瓦雷的政治反對派公佈與眾。草案中稱,所羅門群島需要維護社會穩定、或發生人道危機和需要災難救助時,可以要求中國方面派遣軍隊和警察力量,並可按照協定,提供其他形式的幫助。中國海軍艦只可以在所羅門群島補充給養,此外,中國安全力量可以前來該島保障島內中國公民和中資建設項目的安全。按照這份草案的說法,中國安全力量還將獲得刑事豁免權。協定雙方均承諾對協定內容進行保密。當有議員問及協定最終文本同已被公開的協定草案內容是否有出入時,索加瓦雷拒絕回答。"

柏林出版的《日報》報導稱,中國在澳洲东海岸兩千公里處建立軍事基地的可能性,令澳洲极为不安。該國總理莫里森對所羅門群島同北京簽署安全協定表達了明確的反對立場。紐西蘭總理艾德納也對"太平洋地區軍事化的趨勢深表憂慮"。該報以《中國在南太平洋的佈局》為題寫道:

"在政治層面尚,人口70萬的所羅門群島是該地區最為重要的國家之一。儘管國內一直存在反對呼聲,但這個資源豐富、卻又極度貧窮的國家同中國的關係卻變得越來越緊密。2019年,以索加瓦雷為首的所羅門群島政府宣佈同台灣斷交,並轉向北京之後,當年11月該國發生了針對華人店鋪的哄搶縱火行為。

Salomonen Unruhen l beschädigte Geschäfte in Chinatown, Honiara
2021年11月的騷亂事件中,所羅門群島首都的中國城遭縱火燒毀。圖片來源: Piringi Charley/AP/picture alliance

上周同北京秘密協定的草案文本被公佈之後,澳洲和新西蘭的反應令索加瓦雷大為光火。他表示,澳洲和新西蘭的反應極具'侮辱性',因為在上述兩國看來,所羅門並不具備作為主權國家採取行動的能力。他說:'很明顯,我們必須實現對外關係的多樣性,這難道有什麼不妥嗎?'索加瓦雷的憤怒是預料之中的,因為批評者認為,過去幾年當中,作為該地區最大最富有的國家,澳洲忽视了對所羅門群島的幫助和支持。而與此同時,澳洲政治家和評論員們對中國的批評呼聲卻越來越高。

知名專業雜誌《外交官》的前總編 David Llewellyn-Smith甚至警告說,如果北京得以在所羅門建立軍事基地,'澳洲将会喪失主權和民主'。因為中國導彈只需15分鐘,就可以從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飛抵布裡斯班。他表示,坎培拉當局絕不能容忍北京擴大軍事存在,而應考慮出兵佔領所羅門群島,並推翻其親北京政府的可能性。"

雖然索加瓦雷一再否認中國會在該島設立軍事基地,但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中國的影響力在所羅門群島已經變得越來越大。文章最後寫道:

"對於中國在南太平洋究竟有什麼意圖,專家們的意見並不一致。有人認為,北京主要是看中了當地豐富的魚產和自然資源,因而在進行經濟擴張。但另一些專家則對軍事擴張發出了警告,而所羅門群島的最新發展,顯然為這類警告呼聲提供了佐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北京正在努力讓更多的南太平洋國家同台灣斷交。繼2019年裡巴提同台灣斷交之後,該地區14個國家中,仍在外交上承認台灣的國家只剩下了四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