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爭端

達揚
2018年6月18日

川普宣布對中國產品增收懲罰性關稅,北京立即以反制措施作為回應。德語媒體普遍擔心,中美貿易之爭不斷升級,必將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

https://p.dw.com/p/2zn17
America Firs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K. Ohlenschläger

世界盃上德國隊出師不利,柏林執政聯盟就難民問題爭吵不休,除此之外,德語媒體最關心的話題,無疑就是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爭端及其可能對德國的影響。

《法蘭克福匯報》一篇文章寫道:" 中美貿易戰中,北京顯然仍寄希望於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白宮宣佈對一系列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後,作為報復,中國也立即宣佈要對一系列美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但這份產品清單中,並不包括此前被多次威脅過的美國造客運飛機,這對西雅圖的波音公司來說,無疑是件好事。中國官方此前的慣用說辭是,中國不怕貿易戰,但周六新華社的社評卻一改口吻稱,中國痛恨同美國進行貿易戰,因為中國深知,貿易戰只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

由於新華社重要文章歷來都是由最高領導層定調,因此,可以將這種較為委婉的措辭解讀為北京向華盛頓發出的對話建議。中國商業部同樣也強調,中國並不希望發生"貿易戰"。但與此同時,中共的另一個宣傳喉舌《人民日報》則形容美國總統川普'粗魯,無恥,自私而固執'。"

川普已經宣佈,如果中國採取報復措施,他將對另外價值一千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這篇題為《中國痛恨貿易戰》的文章寫道:"對中國可能造成更大傷害的是美國雙重戰略的第二部分,即限制中國對美國的投資。川普的貿易問題顧問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計劃在6月30日公佈一份所謂'工業核心技術'的清單,禁止中國在上述領域投資,同時相關企業也不得向中國出口。華盛頓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中國借助國家補貼購買美方技術,建設本國的高科技產業,並最終同西方展開競爭。

China Container-Hafen
美國宣佈從七月6日起對500億美元中國產品增收懲罰性關稅圖片來源: Reuters/Aly Song

德國方面也有同樣的擔憂。兩年前,中資美的集團收購了德國機器人生產商Kuka之後,德國政府加強了對中國投資的監控,歐盟委員會和歐盟議會也獲得了更大權限,必要時可以阻止對人工智慧和机器人制造等核心技術行業的收購行為。此外,今後還將審核,收購一方是否直接或間接獲得了國家的資助。德國鋼鐵業工會也表示中國收購德國企業是'危險的行為',德方應採取應對措施。"

中美一觸即發的貿易戰,也是《南德意志報》關注的話題。不過,該報對美國增收懲罰性關稅是否能達到預期目的表示懷疑,這篇題為《升級》的文章寫道:"川普宣布的這些關稅會產生什麼效果呢?中國經濟早已不再像幾年前那樣依賴出口了。現在出口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只有20%。美國懲罰性關稅涉及到的中國企業大多坐落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在當地人們普遍擔心,美國的制裁措施會造成數十萬農民工的突然失業。

而美國則需作好應對中國報復的準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將立即採取相應措施,保護中國的合法權益。'

China Peking - US Delegation in Peking zum Handelsstreit - Robert Lighthizer
萊特希澤將在本月底宣佈一份禁止中國涉足的「美國核心技術」清單。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早在今年四月,北京就已經出台過一份可能的懲罰性關稅產品清單,聲稱必要時會對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增收25%的關稅。這些報復性措施的主要針對目標是美國農業地區的產品,而這些地區正是川普选民聚集的地方,他們的選票對共和黨在今年秋季國會選舉中的表現至關重要。這些產品中包括大豆、牛肉和棉花。中國每年進口的美國大豆就價值140億美元。

而貿易衝突的波及面會不斷擴大,接下來受到衝擊的將是美國企業。...蘋果公司每季度在華營業額為180億美元,相當於該公司全球業務的20%。而波音公司對中國市場也同樣具有依賴性,該公司13%的業務來自中國。"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