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衞生部長:醫改初見成效 護改至2006年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27日

聯邦德國衞生女部長、社民黨的施密特星期日稱,德國實行一年來的醫療衞生改革初見成效。護理改革將在2006年底前結束。

https://p.dw.com/p/632P
德國的醫療制度有點沉重圖片來源: AP

雖然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實行改革前醫療費用只增無減、以面向工人和職員的法定醫療保險公司收取的醫療保險費(佔毛薪水的比例)逼近15%的發展趨勢還是得到了終止,目前平均為14.2%。一年前,這個數字還在14.3%。醫療改革原先制定的目標是把保險費率降低到13.6%。

未能達標的原因,施密特認為是今年保險費收納情況非正常發展,否則13.6%的目標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和醫療保險公司的看法不同,這位女部長認為,就今年的醫療保險和費用情況來看,其實還有降低0.2%的餘地。

施密特稱,實踐證明,2004年德國開始實行的就診者每季度自掏10歐元的所謂「診所費」做法是降低醫療費用的有效控制手段。她說:「10歐元清楚地向人們表明,醫療衞生不是不花錢的。」據她所知,沒有人因為得自掏10歐元而須看病時不看。她不計劃對「診所費」制度進行什麼改動。

就德國的護理改革,2004年初,總理施羅德決定暫停實行其大部分內容,理由是避免德國百姓因改革速度過快而負擔太重。衞生部長施密特現表示,最晚在2006年底前,德國就應徹底進行護理改革,要麼還在下次議會大選之前就開始,要麼這將是新一屆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施密特告知,改革籌備工作已在進行,2005年下半年相應工作小組的結果將公佈於眾,至於能否在2006年9月議會大選前實行德國迫切需要的護理改革將取決於反對黨的合作意願。

德國10年前開始實行法定護理保險制度。由於人口老齡化、失業嚴重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上繳護理保險費的人數下降,而護理費用的支出卻不斷增加,近年來連續幾年入不敷出,2003年虧損6.9億歐元,今年的虧損額還將更高。施密特反駁了德國媒體就護理保險積蓄的老本2006年將吃空的傳言。2003年底,法定護理保險業還擁有42.4億歐元的積蓄。她告知,2005年1月1日將開始實行的無兒女者多繳0.25%的制度,預計將會給護理保險事業帶來7億歐元的額外收入,運氣好的話,2005年將是收支平衡的一年。

施密特表示,聯邦政府將限制住院護理措施,鼓勵在家護理,對護理服務進行整合、聯網,鼓勵預防措施。至於無兒女者多繳0.25%護理保險費的做法,是德國政府對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有關優待有子女家庭的一項裁決的具體落實。

(施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