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東青年比德西同齡人更向上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10月1日

最近德東兩個州的大選中,20%的青年人都把票投給了極右的黨派。媒體報導和流行的看法中,德東青年人是與失業、不滿和前景黯淡聯繫在一起的。但是,最近德國著名的阿倫斯巴赫社會調查研究所公佈的一份調查表明,德東的青年人比德西的同齡人更加進取,更加獨立。

https://p.dw.com/p/5doW
社會主義留下的德東預制板居民樓圖片來源: AP

阿倫斯巴赫研究所在全德國範圍內對2000名青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的一個重點是這些年輕人對諸如自由、平等、公平等核心社會價值觀的態度。結果表明,雖然總體來說德東的青年人比西部老聯邦州的同齡人把平等和社會公正看得高於個人自由,但是同時他們的生活態度比西部同齡人更積極,更富有進取心。

這些被調查的二十幾歲的德東青年經歷過兩種社會制度,他們雖然至今還保留著對社會主義的前民主德國的童年回憶,但是他們是在兩德統一後成長為青年的,巨變後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影響了他們長大成人的過程。

阿倫斯巴赫研究所負責這一項調查研究的負責人彼特森說:「一般的看法是,德東的青年人因為看不到什麼前途,生活也就缺乏動力,因為無論個人怎樣努力都沒什麼機會,有本事的青年人都遷移到西部去了。但是這些是成見。我們通過調研得到的完全是另外一種德東青年的面貌。調查後我們驚訝地發現,原來德東青年是那麼有活力,他們非常獨立,而不是顧影自憐,自暴自棄。他們表現出非常的樂觀和有力量,這是我們這個國家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的前提。」

根據調查結果,52%的德東青年更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西部的德國人,不管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只有45%的人持這一態度。彼特森認為,兩德統一後成長的青年人與他們的父輩相比在價值觀上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使用的語言和行為方式都與父輩大不相同,這種情形頗似五十年代的戰後西德和90年代弗朗哥獨裁結束15年後的西班牙。

德東的失業率高達20%,而德國西部的失業率雖然也很高,但畢竟只有10%。德東的新生代對失業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擾司空見慣。彼特森說:「德國西部的情況不是這樣,那裡的人對國家的照顧非常依賴,習以為常。但是在德東,人們看到,國家的福利體制並不能長久依賴,國家不能對每個人提供幫助,陷入生活困境時只能有一種選擇,那就是依靠自己。」彼特森認為,這就是德東青年為什麼這麼獨立的原因,也是一種機會,一種激發創造力和活力的機會,德東只有靠這種創造力和活力才能最後解決自己的問題;德東青年的活力迸發最終還會積極地感染和影響西部的青年,從而為整個德國帶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