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電視即將經歷「文化休克」?

2006年11月9日

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的傳媒帝國欲加盟德國ProSiebenSat.1公司。德國政客對此強烈反對,卻也束手無策。德國之聲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9NAu
貝盧斯科尼將成為德國傳媒新掌門人?圖片來源: dpa - Report

義大利的電視熒屏長期被跟性感女郎打情罵俏的競猜節目的候選人以及《Big Brother》真人秀的參賽者佔據。對此,最近的紐約時報驚呼,「義大利人都『肉』欲熏心了!」 如果來自米蘭的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的傳媒帝國Mediaset成功加盟德國最大的私營電視台ProSiebenSat.1並掌握控制權的話,那麼德國批評家對義大利的屏幕色情傳入德國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義大利日報《La Stampa》預言到,德國人要準備經歷一次「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因為義大利的電視節目會讓觀眾面紅耳赤。

控制外國投資者

ProSiebenSat.1公司擁有Sat.1, ProSieben, Kabel 1, N24等電視台,而貝盧克斯尼打算購買該公司50.5%的股份。對此,德國公司的出價估計不會超過50億歐元,但是最終價格仍未公佈。目前美國億萬富翁沙班(Saban)是該公司的最大股東,擁有控制權。但是據報導,沙班打算年底之前賣掉自己的股份。

德國政客們並不歡迎義大利前總理以投資者的身份涉足德國傳媒市場,因為他們對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貝盧斯科尼利用自己的傳媒帝國大肆宣傳個人政治目標的情景仍然記憶猶新。社民黨的傳媒委員會主席馬爾克‧揚‧奧曼(說:「我們歡迎外國投資者參與德國傳媒產業,但是應該把它們在德國公司的參股份額限制在25%左右。」 德國議會基民盟的傳媒政策發言人沃爾夫岡‧伯爾森(Wolfgang Börnsen) 則要求,私營電視台也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段播放品質高和政治中立的節目。

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曾經收購失敗

2006年1月,阿克塞爾‧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出版社曾經提出收購ProSiebenSat.1公司的大多數股份,但是該計劃被反壟斷機構卡特爾局以及傳媒產業集中壟斷監管委員會(KEK)否決了。萊茵蘭-法爾茨州(Rheinland-Pfalz)的州傳媒機構主席曼弗雷德‧赫爾姆斯(Manfred Helmes)批評說:「我個人認為,這個非常糟糕。我們當年不讓施普林格收購,現在卻可能得接受貝盧斯科尼。」 在漢堡的漢斯-佈雷多(Hans-Bredow)傳媒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哈迪‧德萊爾(Hardy Dreier)看來,貝盧斯科尼的收購計劃並不違反反壟斷法;他說:「貝盧斯科尼是個私人企業家。如果他購得沙班所持的股份,那麼這次交易不過是一次股權的轉讓罷了。」 聯邦卡特爾局的發言人澤維喬克(Irene Sewczyk)認為,儘管這次交易必須經過有關機構的批准,但是歐盟委員會基本無法阻止貝盧斯科尼跟沙班的交易。

另外,德萊爾並不把貝盧斯科尼的參股德國傳媒產業完全看作一件壞事:在市場低迷時期,有強大的資金支持是很有必要的。沙班收購ProSiebenSat.1至少挽救了不少工作崗位,更重要的是沙班和貝盧斯科尼都有雄厚的行業技術支持。他說:「相比之下,如果ProSiebenSat.1被投資公司掌控的話,後果會更加不堪設想。這些投資公司會把ProSiebenSat.1五馬分屍,然後分開變賣,來實現利潤最大化。」

貝盧斯科尼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

顯而易見的是,貝盧斯科尼的收購計劃絕對不是對德國市場的無私奉獻。2006年4月,在貝盧斯科尼競選失利以後,他的繼任者,義大利的新總理羅馬諾‧普羅迪正在起草一份新的傳媒法案。如果該法案通過的話,那麼單家傳媒集團的廣告收入最多不能超過全義大利的電視廣告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五,而目前貝盧斯科尼的傳媒集團控制了義大利市場70%的份額。這對他來說,意味著未來幾百萬歐元的損失,所以他只能在外國市場尋找出路。

德萊爾對此比較樂觀,他認為,即使貝盧斯科尼的收購成功,德國觀眾也不會被充斥在私營電視屏幕上穿著清涼的性感美女晃花了眼。因為過去的實踐表明,沙班也並沒有對節目內容施加影響。「對各家商營電視台來說,觀眾的口味最終決定了節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