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體育

德國足球名宿:「我們可以向中國學習」

Andreas Sten-Ziemons
2017年6月24日

曾執教中國國家青年隊(簡稱「中青隊」)的德國足球名宿克勞琛(Eckhard Krautzun)十分贊同讓中國國奧隊參加德國西南地區足球聯賽。他熟悉相關機制和結構。他認定,中國足球前景光明。

https://p.dw.com/p/2fJWR
Fußball Trainer Eckhard Krautzun
埃克哈德‧克勞琛,1941年出生。作為教練,他的足跡遍及全球,曾先後在11個國家執教過31支球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Heinl

(德國之聲中文網)克勞琛先生,德國足協(DFB)設想,讓中國國奧隊不爭名次參加德國西南足球聯賽,您覺得怎樣?

克勞琛:我是中國球隊的大粉絲,我覺得,這個主意好極了,-即使乍聽上去讓人有怪異之感。但重要的只是競爭。在中國,除了專業的中超聯賽(CSL),再無其它值得一提的聯賽。目前,中國那裡正在業餘和青少年足球領域組建有競爭力的聯賽制,所以,讓中國球員們參加德國的某個地區聯賽,這是非常積極的想法。當我2004年在中國執教,帶領中青隊備戰荷蘭的世界青年杯時就想過讓這支年輕的隊伍參加巴伐利亞州聯賽。但是,由於世界足聯的某些規定不允許,這一想法未能實現。

就足球水準而言,中青隊是否合適德國地區聯賽?這支球隊有多強?

中青隊完全具備競爭能力。目前,中國U19(19歲以下)國青隊主教練是德國人伊塞克(Lars Isecke )。他曾長期擔任德國U21 (21歲以下)和 U19國家隊的助理教練。他知道,這些年輕球員們有多強。他剛率領U19參加了熊貓杯賽,戰績頗佳。因此,我覺得,這支中國球隊完全可以同德國地區聯賽隊較量。

Fußball Training Star-Team-China-08 | Eckhard Krautzun
克勞琛曾執教中青隊(2004年攝於Bad Kissingen)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Führer

"4個青少年足球培訓基地"

從德國U20國家隊名單上可以看出,所有隊員都是甲級隊或乙級隊的後備球員訓練基地培養出來的人才。那麼,中國隊員們是怎樣的一種情況?中國球員是如何培養的?

那裡正在建立青少年足球學校。中國人主要是依照德國足協的標準。中超甲級、乙級隊以後也要出具青少年培訓中心的證明,並符合嚴格標準。培訓中心將培訓出最好的球員。目前,那裡開設有很多足球訓練營,來自世界各地的球隊和教練員麇集中國,-從巴塞隆納(Barcelona)、拜仁慕尼黑(Bayern München),到切爾西(Chelsea)的,應有盡有。不過,還沒有良好的結構。中方希望德國足協能提供幫助。計劃建立4個基地:分別位於上海、青島、內蒙和北京,在德國足協的幫助下,借鑑德方的經驗,在那裡建起首批青少年足球學校。

與此相關,中國足協和德國足協之間、中超和德國足球聯賽協會(DFL)之間、兩國教育部之間的最高政府層面已舉行過多次會議,聯邦總理梅克爾和中國主席習近平之間也多次談及相關事宜。兩人還將在漢堡的G20峰會上晤談。涉及培訓、資助、青少年工作、市場營銷和競爭,與德國足協的密切合作也將是兩人會談的議題。

德國足協有關讓中青隊參加德國地區聯賽的計劃傳出後,最初的說法是,所有有關各方都對該項目表示歡迎。但現在,瓦爾德霍夫曼海姆體育俱樂部(SV Waldhof Mannheim)通報說,將予以抵制,不與中青隊比賽。上豪森紅白(Rot-Weiß Oberhausen)和埃森紅白(Rot-Weiss Essen)等其它地區聯賽俱樂部隊也發出批評之聲。您能理解它們的批評嗎?

在歡呼雀躍前,人們該先把情況給瞭解清楚了。最初傳來的說法是,除了皮爾馬森斯足球俱樂部隊(FK Pirmasens)外,所有人都興高彩烈。而現在,我卻聽到越來越多的批評意見。相關的決定要在7月11日作出。現在還沒有決定嘛。因此,我不能理解,怎麼會有這麼多的不滿。目前,人們在爭議中加入了很多闡釋的成分。

從這樣的合作中,中國人如何受益,可以很清楚看出。中青隊希望在這一合作框架內,在德國為2020年奧運會做最佳準備。您是否認為,德國的丁級聯賽隊也能從德國足協的這個"中國協議"中獲益?

數天前,在法蘭克福舉行的德中足球峰會上簽署了4個意向聲明。雙方都願意有所給、有所取。德國足協希望從德國足協那裡借鑑培訓和青少年培養中心的經驗。我們也能從中國人那裡學到東西。在青少年領域、教練領域,以後,也在專業人員領域密切交流,-大家都只會從中受益。

一些德甲球隊,例如沃爾夫斯堡(VfL Wolfsburg)、拜仁慕尼黑,還有科隆(FC Köln),在中國設有辦公室,或者,同中國甲級隊建立了合作關係。您認為,它只涉及經濟上的考慮,還是說,其中也有體育交流成分?

二者兼而有之。對一支德國頂尖球隊來說,從市場營銷角度看,要是本隊中有一名傑出的中國球員,那是一件極棒的事情,因為,它會引起中國媒體的極大關注。沃爾夫斯堡隊就是一個例子。張稀哲入隊之時媒體大呼大隆,只可惜,從體育角度看,他未能站住腳。但我們知道,像張稀哲、以及在亞琛(Aachen)的謝暉、在法蘭克福的楊晨都曾引發人們的巨大興趣。讓我擔心的只是,目前,為吸引歐洲球員、有時只是水準一般的球員加入中超,中國市場支付令人乍舌的錢數。不過,我深信,以後,中國足協會實施轉會和薪資上限規定製。

"日本人和韓國人更有雄心"

還沒有中國人能在德國或歐洲頂尖球隊長期站穩腳跟。原因何在?您認為,還要多久,中國球員能實現這一飛躍,就像日本人好多年來已實現的那樣?

這非常簡單:日本球員、韓國球員或中國球員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歐洲球隊願意要日本人或韓國人。他們鬥志高昂、嚴守紀律;能在德國、法國、英國或西班牙踢球,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榮耀。中國球員們很早就可以在國內的專業聯賽中掙很多的錢。這是一個問題。他們對自己說,我們在本國已能掙大錢,能定時在甲級隊效力,為什麼還要在歐洲球隊拚搏?很可惜,在日本人或韓國人那裡,情況就不一樣了。在這方面,他們更有雄心。

中國主席習近平是鐵桿兒足球迷。他指示,中國要成為足球大國。只要看一眼人口數字,人們就知道,無論如何,潛力都是存在的。那麼,要實現習的願望 ,所缺的是什麼?

第一是競爭:定期的校際競爭,在U12, U16, U17和 U19球隊之間的高水準比賽。這一點現在已經實施。在我還頻繁去的那些學校- 我每年幾乎要在中國呆4個月- 有明確的指示,建造運動場。幾乎每個學校都有良好的人工草坪。現在要做的是,培養老師和教練。德國足協也在提供幫助。將向中國派遣1000到1500名年輕、有好奇心和願意冒險的教練,在那裡學習,並在中小學和大學傳播自己的知識。

在中國舉辦習近平所希望的世界盃足球賽,如何?

所有的條件都是具備的:球場、基礎設施、物流、興趣、市場營銷和電視。它會是件美妙的事情,完全不會有問題。

 

 

埃克哈德‧克勞琛,1941年出生。作為教練,他的足跡遍及全球,曾先後在11個國家執教過31支球隊。除分別在德國、加拿大、沙烏地、日本、瑞士、美國和突尼斯擔任過球隊教練外,還曾分別在肯亞、加拿大、馬來西亞、突尼斯、韓國和菲律賓擔任過國家隊主帥或總監。20032005年,他曾執掌U20中青隊。直至今天,克勞琛都定期前往中國,在那裡作有關足球發展的報告,並訓練青少年。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