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紅包"指南

2013年2月15日

中國的春節已經進入尾聲,很多網友相互曬過年得到的壓歲錢。20年前中國人過春節的時候,紅包包上10元錢已經算是大禮,現在沒個300、500塊,簡直不好意思拿出手。那麼,德國人趕上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日子,隨份子送禮要放多少血才"夠意思"呢?

https://p.dw.com/p/17em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於德國人來說,一年下來恐怕最重要的節日就是聖誕節。親朋好友之間相互送禮物已經成為一項傳統。特別是在家庭中,父母往往會借著這個節日給子女送上一份"大禮"。照中國網路流行用語來說,如果孩子"人品好",說不準聖誕節能得到一台嶄新的蘋果筆記型電腦;"人品不好"保不齊只能得到幾條新內褲和幾雙新襪子。當然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叔叔、姑姑、舅舅、姨媽不原意再花心思仔細琢磨,侄子外甥們到底需要什麼,索性送些"瑪尼"更為實惠,晚輩可以自行決定自己到底要買什麼。但是紅包給多少才算合適呢?還真有不少德國人在網上尋求意見和建議,而陌生網友給出的答覆也是大相徑庭。有人說10塊錢封頂,還有人說20到頭,也有人說50才顯出親情,更有人說應該大大方方地給100。看來意見是沒法統一的,至於給晚輩包多少紅包才算"合理",那您還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親情程度來自行決定吧。

Symbolbild Geld Weihnachten
聖誕節躲不過「放血」圖片來源: Maria.P./Fotolia.com

除了聖誕節,生日聚會和婚禮、得子可能算得上是幾大"送人情"的重要場合。

收到生日聚會的邀請,準備禮物的前提是交情的深淺。當然了,如果生日聚會的主人覺得跟客人只是面子上的事,也就不會發出邀請了,除非真是以純斂財為目的,三毛五毛不嫌少,十塊八塊不嫌多的份兒上。最喜歡搞生日聚會的主要是大學生群體,但是學生往往經濟條件都欠佳。手裡拿著一盒廉價巧克力甚至一包薯片去參加聚會的並不罕見。一個過生日的學生,如果能收到一張20元錢的代金券已經可以高興地內牛滿面了。但是如果已經工作了,再只是提著一瓶廉價超市銷售的廉價葡萄酒去參加聚會未免顯得太寒酸了。建議您要麼索性假裝生病別去,要麼至少趕在道格拉斯打折的時候買一盒"洗抹噴"三件套,最不濟也能和其他受邀的客人一起攢錢來張代金券大禮呢。

Symbolbild - Betriebsfeier
生日禮物看交情遠近圖片來源: Fotolia/Peter Atkins

收到婚禮邀請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誰不原意沾沾喜氣呢?在德國,一般一對新人舉行婚禮前會有熱心的親友組成籌委會。婚禮的請柬上印有籌委會的聯繫方式。受邀的客人先和籌委會取得聯繫,獲得新人希望獲得禮物的禮單。客人根據自己的財力或單人或結伴選擇禮單上的某一件購買贈送。當然越早和籌委會聯繫,選擇的餘地也就越大。如果辦公室裡有同事結婚,其他同事一般一人5塊湊個份子,再寫上一張充滿祝福話的賀卡,連錢帶卡一並交給新郎或者新娘。

Junggesellen- und Junggesellinnenpartys in Deutschland.
新人的喜氣要沾圖片來源: DW

遇到身邊的人喜得貴子的情況,也需要"意思意思"。特別是在辦公室,同事初為人父或人母,同事們往往也是一人獻上5元大洋,在嬰幼兒用品商店買一張代金券,同時也再眾人簽名寫一張鋪滿溫馨話的祝福卡,交給未來幾個月沒有好覺可睡的新爸爸媽媽。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像貝爺的《荒野求生》一樣,我們的德國紅包指南也只是您在德國生活的一種參考,千萬不能當作生活指導。

作者:洪沙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