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的政治體制

Richard Fuchs2015年9月18日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一個建立在自由民主基礎上的聯邦制國家。如今的憲法法規來之不易,走過了艱難的歷程。

https://p.dw.com/p/1GYgz
Bundestag Reichstagsgebäude in Berli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憲法也稱基本法。憲法保障個人自由和尊嚴-不論種族、出身、語言和宗教信仰。此外,國家權力受到三權分立制度的嚴格監督,確保德國永遠不會再出現獨裁統治。

隨著基本法的誕生,德國從1933年至1945年希特勒納粹獨裁統治的"第三帝國"的災難中吸取了教訓。德國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令數百萬人喪生,大約6百萬猶太人遭到大屠殺。

1945年之後,德國至少在西部建立了新的民主制度。1949年,西部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通過了至今仍然有效的基本法。最初該基本法只是一部在德國統一之前的過渡性憲法。

基本法最初只用於美、英、法佔領的德國西部。在蘇聯佔領的德國東部,同樣於1949年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則剝奪公民的許多自由,如前往西部的聯邦共和國的旅行自由。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成為今日總共擁有16個聯邦州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昔日的過渡性基本法成為整個德國的首部憲法。憲法確定了德國自由民主的基本政治秩序。

Deutschland Bundestag Sondersitzung Griechenland
得票率5%是政黨進入聯邦議會的先決條件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T. Schwarz

吸取歷史教訓

德國是一個三級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和聯邦州政府共同分享政治權力。聯邦州將其核心政務交由聯邦決定,但是參與聯邦層面的立法過程。在其他領域,聯邦州享有獨立的立法權。鄉鎮是三級聯邦制中的最低一級。

激進和非民主黨團在德國受到限制。基本法規定了政黨違憲的禁止機制。1952年新納粹"社會主義帝國黨"因此被禁止。1956年,"德國共產黨" 也被頒發禁令。此外,並非所有政黨都能進入議會。政黨進入議會的先決條件是在選舉中越過得票率5%的門檻。

Deutschland Flagge Nordrhein-Westfalen
德國16個聯邦州中的北威州旗幟圖片來源: Fotolia/Martina Berg

國家結構的樣板

聯邦憲法法院是分權制、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國家的民主體制的保護者。憲法法院負責審核法律提案是否合乎憲法精神以及保障公民的權利與自由不受國家的侵犯。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在很長時間裡一直是被許多國家複製效仿的樣板。

多黨制有助達成政治妥協

在德國,表現社會矛盾和動員公民參加聯邦和州議會選舉是各個政黨的任務。德國有兩大大眾政黨:保守的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會民主黨。但是也有其他政黨通過選舉進入聯邦議院和州議會。例如在聯邦議院和州議院裡,自由民主黨和綠黨政治家都在全力爭取選民,左翼黨在議會也有代表。

德國的政治體制是通過讓社會團體、工會組織和利益集團的參與來維護其社會利益,所有公民都可以加入這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