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的就業崗位都到哪裡去了?

Sabine Kinkartz2005年6月15日

這些年來,德國IT行業已不再需求程序員,程序員的工作都交送到印度、愛爾蘭或者以色列去了。將工作拿到國外去做,就叫Offshoring,服務行業的境外外包,在今天的西方工業國家,它已成為時尚。

https://p.dw.com/p/6mh8
德意志銀行不諱言他們實施境外外包政策圖片來源: dw-tv

剛從大學學完電腦專業的畢業生跌破眼睛,也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位置。不是市場上沒有空缺,但需要的是具備項目管理經驗、當過咨詢顧問的高級專業人才,剛從大學出爐的學生多半難以問津。

世界經濟提高產值的革命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標誌是旨在提高效率而啟動的流水線; 第二階段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品質和耗資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中心。正是那個時期,工業界開始將生產部門轉移給各類提供商。如今,這種做法不僅已上升為工業界的操作標準,而且它漸漸移向服務行業,核算、人才管理、採購、訊息技術,越來越多的行業將眼光投向國外,將辦公室搬到國外。這一過程傳統的叫法是Outsourcing, 全稱是Outside Resource Using。今天它又有了更時髦的名稱, 即Offshoring,中文譯作:服務業境外外包。 德意志銀行同德國IT行業協會聯合對這一第三階段的產值革命做了一次專門調研之後在柏林公佈的了2005年Offshore報告。

如果只看服務領域,同其他國家相比,德國正處於初級階段,目前的產值大約為6億歐元,估計今後5年內,這一數字將提高20%。德國行業協會副主席哈爾姆斯認為,德國只能在兩者之間作出抉擇,是向以失落者的心態對全球化做出被動的反應,還是主動積極地參與未來工作的分化過程。如果選擇後者,境外外包不應是禁忌的話題。德國人應該明白,企業可以利用輸出,換回國際競爭力。

德國目前的失業率為11%, 這一背景下談論向國外輸出就業崗位,的確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氣。協會對4000家企業發去問券調查,給予回復的僅僅570家。企業家擔心填寫出真實狀況會損害公司的聲譽,背上只圖盈利,不顧社會道德的黑鍋。

不過,570份調查的結果應該顯示了一定的說服力。三分之二的企業認為,5年內將會有能力提高或至少保持目前的就業能力,只有三分之一的企業認為,它們會削減就業人數。

IT行業外移的對象國中,印度排名最前,印度佔有歐洲西部國家境外外包90%的市場。不久以前,東歐國家開始急起直追,直逼印度。總體上看,英美注重印度,德法等則更青睞東歐,其中關鍵的因素是語言。德語在許多中東歐國家是第一或第二外語,在那裡,以德語作為商業技術語言是司空見慣的事。

並非單純為了賺錢

本次調查還顯示了另一個結果,即除直接的服務行業使用境外外包手段外,越來越多的公司將科研開發部門也漸漸外移。40%的被調查公司承認,它們是在這樣做,而且這樣做的目的不單純在於節省資本,某些情況下,更是因為在德國找不到合適的高級專業人才,是不得已而為之。

德意志銀行的高級經濟師瓦爾特 (Norbert Walter)認為,德國缺乏高級專業人才的局面還會持續數年。今後,獲得人才是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他說,因此,培養和塑造人才應該是一條可取的商業思路。真要成功的話,德國便會一改Offshoring的現狀,而成為Inshoring的國度了。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