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的失業問題與大選

2002年9月7日

明天(9月8日),施羅德總理將與挑戰者斯托伊貝爾進行第二次電視決斗(本站將及時跟蹤報導)。失業問題仍將是決斗的一個焦點嗎?

https://p.dw.com/p/2cl5
聯邦勞動局局長蓋爾斯特9月5日公佈新的失業數字:4018200。8月雖然比上個月下降了28700,但比去年同期卻多出229.400人圖片來源: AP

8月份,德國減少了幾千名失業者。但失業率仍然停留在觸目驚心的、具有象徵意義的400萬數字線上。施羅德總理在競選沖刺的最後階段,不可能從就業市場壓力的輕微緩解中撈取到任何好處。這種緩解來得太遲了,太弱了。

在野黨始終處於一種有利的地位,他們隨時可以觸及政府的傷口。施羅德四年前上台時曾宣佈,假如他的政府不能將失業人口降低到350萬以下,就不值得再次當選。施羅德的承諾當時看來甚至顯得過於謹慎了。因為,當時,新經濟正大展宏圖,德國和歐洲的訊息和電信市場呈爆炸趨勢發展,這些行業紛紛抱怨勞動力匱乏,德國經濟界的氣氛近乎狂熱。

但這一切好景不長,基民盟和基社盟似乎從這個氣泡的破裂中撈取到了最佳利益。社會學學生從第一學期就開始學習如何贏得競選。方法是,先任命一個民意研究機構,以便找出選民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找到答案之後,只需給選民留下這種印象,即自己的黨派最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就有機會在遲疑不決的選民中贏得關鍵的支持。

德國的政黨現在甚至可以節省下支付給民意研究所的酬金。因為,連續五,六個立法期以來,高居選民關心問題榜首的始終是就業問題。社民黨人已經證明了自己在解決這個問題上無能為力。社民黨在這個問題上的狼狽,使聯盟黨總理候選人施托伊貝爾處於如此得意的境地,他甚至可以在東德出現洪災的時候去北海逍遙。反對黨的競選參謀們甚至忽略了環保問題。但這沒關係,至多不過輸掉幾分而已,並不妨礙大局。

關鍵問題是,社民黨人早已錯失勞動市場改革的良機。9000多項法律,法規和管理準則牢牢束縛住了勞動力市場。匆忙籌組起來的改革委員會忙於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盡快為失業者找到工作。而較少考慮的是,如何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新的就業機會不是靠聯邦勞動部長創造的,而靠的是經濟界。

經濟部長米勒是無黨派人士,喜愛古典音樂和漂亮的油畫。除此之外,他沒有任何發言權。聯邦經濟部從制度上被剝奪了所有權限。改善經濟框架條件已經是老生常談,卻看不到任何有關鍵意義的改善。

糟糕的是,總理候選人施托伊貝爾儘管頻頻觸痛政府的傷口,許多觀察家卻並不相信他能治癒這個傷口。作為巴伐利亞州州長,與施羅德相比,他太誇誇其談並且行動欠謹慎。他曾經發誓,將失業人口數字減半。然而,不幸的是,巴伐利亞目前是全德國失業率增長最快的地區。施托伊貝爾還發誓,將市民和僱主怨聲載道的稅率壓低到40%以下。

那麼,他的黨內同仁們為何在柯爾執政16年的時間裡默默地靜觀稅務負擔從32%上升到42%呢?施托伊貝爾看來也沒有什麼靈丹妙藥。9月22日大選就要開始,放棄選舉權的將大有人在,這有什麼奇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