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德國新冠病人死亡率偏低,原因何在?

李魚
2020年3月10日

德國公共衞生和醫學界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浪潮正在朝德國襲來,局勢"絕對嚴重"。但同鄰國相比,德國直到目前的危重症和死亡人數較低,原因是什麼?

https://p.dw.com/p/3Z9Gy
Pressekonferenz zum Thema Coronavirus
周一(3月9日)記者會之後,左起:維勒、德羅思騰與斯潘圖片來源: Reuters/F. Bensch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周一(3月9日)由聯邦衞生部牽頭的新聞會上,人們獲知,來自美國醫學科研小組的一項詳細模型得出結論,氣溫升高可能對此次疫情不會產生很大影響。這意味著德國將沒有之前設想的天氣轉緩後可歇口氣的可能。現在,看來病毒衝擊波將持續向人們襲來。

因此,"這是一個絕對嚴重的局面"。這是德國公共衞生以及醫學專家周一新聞會上得出的共識。由此看來,德國沒有很多進行準備的時間。目前,德國確診的新冠病人人數已超過1200人,死亡2人。

雖然醫學工作者大聲疾呼疫情來勢兇猛、人們不可以掉以輕心,但目前很多德國人自己不覺得事情有那麼嚴重。的確,同鄰國義大利、法國比起來,德國感染人數雖然不低,但目前死亡病例仍較少。截至到周二上午,義大利確診的人數已超過9200,460多人死亡。為控制疫情,該國將封城戰略從北部擴展至全國。法國的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上升至1400多,30人不治身亡。

針對為什麼德國死亡人數少的問題,周二的新聞會上,柏林夏裡特醫學院的病毒專家德羅思騰(Christian Drosten)向記者解釋說有幾點需要知道:

首先,德國的情況也將發生變化,他說"因為我們不會構成例外,我們這裡的局勢也會發展。"

Uniklinik Essen Coronavirus in Deutschland
德國分散式實驗室制度水準和效率都很高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 Thissen

病毒檢測走在前面

這位德國的病毒學權威人士說,德國很早就辨認出這個新病毒。早在今年1月,德國各地的實驗室就得到了進行此項病毒檢測的訊息和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時間,德國也將自己的病毒檢測方法提供給了其他國家。他說,因為這項科研成就,德國在新冠病毒檢測方面一開始就取得了領先的水準。

此外,德國的實驗室均勻地遍佈各地,整體具有很高水準,工作有效率。在檢測病毒的過程中,德國有著一套分散式實驗室制度,有執照的實驗室都有進行病毒檢測的資質,所有實驗室地位平等。而其他集中管理衞生事業的國家,在病毒測試方面速度就慢多了。德羅思騰判斷說,集中管理實驗室的國家可能因此損失了一個多月的寶貴時間。德國的實驗室體系,首當其沖是大學的實驗室,從一開始就積極行動起來,同時幫助附近的執業實驗室推進病毒檢測。

還有,德國醫療系統很早就將實驗室的此項病毒檢測納入付費制度,今年1月末時,執業醫生聯邦協會為這項病毒檢測專門立項,規定了專門的序號,進行此項檢查的實驗室都可以為檢測化驗工作直接向保險公司報賬收費。

德羅思騰總結說,以上幾點綜合起來,讓德國在判斷和確診新冠病疫方面佔據了十分主動的地位。這也是德國目前確診的約1000個病例中,死亡病例很小的原因之一。

在其他一些國家,不是先由檢測診斷出感染病例,而是在病人死亡之後,在發覺有病情散播後,才開始實驗室測試。由此可以看出制度間的區別。

Deutschland Universitätsklinik Essen
保證醫院不超負荷運轉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Weihrauch

德國80%的新冠病人病情不嚴重

德國沒有全國中央性質的衞生部門。除非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即便是聯邦衞生部長最多也只能提出建議。德國聯邦衞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最新提出了取消千人以上大型活動的"建議"。至於有沒有地方采納他的建議,是各州自己的事情。

根據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數據,目前就比例看,德國每5個新冠病例中,有4個病情不嚴重。它同時意味著,每5個病例中就有一例將是較重症,需要住院治療。而受到威脅最大的人群是老年人、有基礎慢性病的人。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維勒(Lothar H.Wieler)在新聞會上說,國家有義務盡全力保護這組人。他提出,應設法讓疫情發展的速度放慢,爭取讓重症病例不同時出現,醫院不超負荷運轉。途徑是隔離病人,追蹤病人的接觸史,近距離接觸人進行家居隔離。

他說,"所有措施必須用到最高限度,而且要在病疫在某地大面積爆發之前,否則不會取得良好效果。"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只能發權威建議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是聯邦衞生部下屬的專業機構,只能行使咨詢和建議的權力。至於各地採取怎樣的措施,對此下達指令的權力機構是各州的衞生部門。維勒說,"只有它們知道當地的實際狀況,只有它們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不過,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做出的建議具有很高的專業權威。維勒周一在新聞會做建議時使用了多次"必須":"病疫走向如何,關鍵取決於醫療衞生體系是否有能力對此做出反應。醫生、診所、醫院以及養老院,從現在起必須能夠診治和面對新冠病人。準備工作現在必須就緒。大家必須做好有大批新冠病人出現、救治重症病人、動用人工呼吸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