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nas Einkind-Politik

苗子2008年3月6日

中國正在考慮是否調整計劃生育政策。政協發言人吳建民兩會上表示,獨生子女政策是當時中國唯一選擇,自實施以來一共少生了約3億到4億人,但如今情況發生了許多變化。究竟該如何評價這一在西方備受指責的政策?如何調整人口政策才能有效應對老齡化等問題?德國之聲採訪了柏林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克林赫爾茨博士。

https://p.dw.com/p/DJOy
這些孩子將來要贍養多少老人?圖片來源: AP

1.問:長期以來,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在西方備受指責。然而,按照中國官方統計,從70年代到上世紀末,中國共少生3到4億人口。在世界人口不斷膨脹、資源緊缺的背景下,這是否應當算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呢?


答:中國的人口政策受到抨擊的原因在於,實施過程中部分採取了壓迫性的做法,現在也仍存在這種現象。像這種剝奪人的決定權的做法,在西方國家是很難想像的。但是,30或35年前的中國資源極度緊缺。如果中國人口繼續按照當時的速度增長,那麼肯定會發生飢荒和以爭奪資源為目的的衝突。於是,中國選擇了計劃生育這樣一條受到國際批評的道路。但如果沒有實施這一家庭政策,中國今天的經濟騰飛就不可能實現。


2.問:人口趨向老齡化是中國政府考慮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的原因之一。中國應如何調整人口政策來應對老齡化問題?


答:中國今天的經濟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前提條件之一是,毛澤東執政時期、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之前出生的大量人口目前正處在有勞動能力的年齡。大量廉價勞動力使經濟騰飛成為可能。但二三十年之後,會有大批人進入退休年齡。目前中國的人口結構是,每有一個65歲以上的老人,就有6個15至65歲擁有勞動能力的人。到了2050年,這一比率將變成1: 2,一位退休者對應兩個勞動者。老齡化的問題在許多國家存在。德國創建養老保險體制時,上述比率是1比20。這當然是非常理想的狀況。但是,中國的問題在於,老齡化的速度特別快。緩解問題的辦法,一是推遲退休年齡,像許多國家都在實行的那樣。二是個人購買私人養老保險。但在中國,能夠支付的起私人養老保險的是那些經濟發展的受益者。窮人、農民支付不起。


3.問:人口增長過緩、甚至負增長會有老齡化的問題。然而,人口增長過快,又會引起資源緊缺、就業市場壓力增大、教育、福利滯後等問題。如何確定一個合適的人口增長率呢?


答:總的來說,受過良好教育、且擁有就業崗位的年輕人應在人口結構中佔有較大比例。但如果年輕人比例過高,教育資源就會緊缺,接下來就業崗位也不足。婦女人均生育超過2.5或者3個孩子,就會給社會的適應力帶來巨大壓力。人口嚴重減少也不行。從世界範圍來看,過去一個世紀人口的持續增長帶來了巨大壓力。應該說,如果中國婦女人均生育數量控制在兩個以下,從經濟發展、資源分配和氣候保護還是比較合理的。


4.問:中國目前婦女人均生育1.8個孩子。似乎符合您所說的兩個以下的標準。那麼,是不是說並不需要放鬆或取消計劃生育政策?


答:即便是1.8的水準,也需要放鬆獨生子女政策。因為中國越來越多的人口遷往城市,在城市,計劃生育政策執行更為嚴格,人們的生育願望受到空間限制、個人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例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婦女人均生育僅一胎左右。我想,聯繫中國目前新出生男女比例失調的現狀,可以採取讓第一胎是女孩的家庭五年之後允許生育第二胎這樣的做法。


5.有中國專家建議,在2015年之後取消計劃生育政策,以避開此前的生育高峰期。您認為這樣效果如何?


答:中國政府通過對2015年就業市場容納量等方面的估算,得出具體的數字,然後按照計劃經濟的做法,對人口進行規劃。這種在政治層面上對人口進行精確調控的做法在歐洲當然很難想像。不過,有關避開生育高峰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80年代末以前,中國婦女人均生育數量還在2.2、2.3左右,那一代人人數比較多,那一代女性如今正處在生育期。到2015年後,90年代出生的女性進入生育期,而他們人數較少。因此到那時必須放鬆計劃生育政策。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