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媒體:姍姍來遲的決定 受益股們真高興

文木 (摘編)2015年10月30日

中國放開二胎的決定不僅迅速引起了中國媒體的關注和公眾的討論,周五也有多家德媒就此發表看法。有媒體指出,這個姍姍來遲的政策是否會刺激出生率的增長雖然還要拭目以待,不過消息已讓一些上市的嬰幼兒用品公司嘗到了 "甜頭"。

https://p.dw.com/p/1GxGf
China Chinesische Kinder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M. Clarke

(德國之聲中文網)"就像米飯、茶葉和大熊貓一樣,36年來,獨生子女政策也是中國的標誌之一。不過,這個標誌不像其他幾樣受到人們的歡迎。" 《南德意志報》一篇關於中國開放二胎的文章開頭這樣寫道:"一胎政策雖然控制了中國人口增長,同時它也給許多家庭帶來痛苦。本周四,新華社報導稱,每對夫婦被允許生兩個孩子。這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作者Kai Strittmatter寫道,中國擁有大約13億人口,有兩代兒童是在沒有兄弟姐妹的情況下長大的:"中國政府表示獨生子女政策使中國少出生了4億人口; 計生委往往使用殘酷的方式,比如強迫墮胎和絕育手術來貫徹這項政策。一些貧困的地區,女嬰被父母遺棄或者被殺死:在農村地區,按照傳統,兒子負責養老。大量女性胎兒遭到人工流產。如果中國未來幾年有3000萬光棍找不到老婆,那就是因為獨生子女政策。"

標題為"小兄弟和小姐妹"( Brüderchen & Schwesterchen)的文章指出,2030年,年齡超過60歲的中國老人將會達到2.1億。這不僅是國家的一大沉重負擔,因為社保制度的不完善,對於公民個體來說這也是個巨大的問題。作者認為,放開二胎政策,這項決定來的過遲,現在已難以平衡中國社會的老齡化。2013年獨生子女制度有所放寬,但是收到的成效卻差強人意:"只有150萬夫婦申請生第二胎,僅佔有資格生第二胎夫婦總數的12%。--這要比政府希望的數字低的多。因為生養孩子太貴,另外父母也缺少時間,大多數北京或者上海人不願意再生第二個孩子。不過至少,他們現在對此擁有了自決權。"德國《商報》一篇題為"一胎政策終於被取消"("Endlich wird die Ein-Kind-Politik abgeschafft")的文章採訪了一名大型汽車運輸商的負責人。這名男子說:"終於,一胎政策被取消了"。文章寫道:"一胎政策變為二胎政策:尿不濕等嬰兒用品的股票也隨著中國政府的新決定而應聲上漲。科學家們希望這個決策能刺激消費。"

China Mutter Baby
2013年獨生子女制度有所放寬後,申請生二胎的夫婦人數低於政府的預期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

"二胎"受益股

文章援引北京大學梁建章教授接受《證券時報》採訪時做出的預計,他認為,放開二胎後,中國每年將新增最多250萬個新生兒,每年新增的消費將達到750億元。文章指出,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認為,放開二胎給出生率帶來的影響沒有那麼大:"他們的一個理由是,鑑於生活成本不斷上漲,大概只有為數不多的夫妻會選擇生二胎。"

作者Stephan Scheuer指出,一些嬰幼兒用品生產商現在就因為政策的公佈而嘗到了"甜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比如嬰兒食品公司貝因美,或是生產紙尿褲的中順潔柔,這些公司的股價一度上漲了10%。就連迪斯尼公司總裁伊格爾(Robert Iger)也對二胎政策表示歡迎。接受法新社採訪時他表示,明年迪斯尼計劃和上海申迪進行合作,建一家游樂園。這個耗資約550萬美元的工程已在2011年4月動工。而今他希望,這家游樂園能夠接待更多的遊客。"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