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婦女仍難兼顧事業和家庭

2002年2月27日

德國企業的高層經理們幾乎是清一色的男性。但孰不知,當今德國婦女享受教育的機會和接受教育的水準決不在男性之下。那麼,婦女的職業前途為什麼不如男性呢?生養孩子和教育子女據說是婦女不能兼顧生活和職業的主要原因。

https://p.dw.com/p/1tH7
德國婦女部長貝爾格曼:我們需要更多的幼兒園和全天制學校圖片來源: AP

德國婦女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享受這麼高的教育。中學畢業生中的一半以上是女學生。不僅數量上佔憂勢,品質也決不在他們的男性競爭對手之下。據統計,女中學生畢業時取得的平均分數也高於男學生。大學情況也很類似。2001年冬季學期的女大學生人數幾乎同男大學生持平。

看來,德國在教育領域內男女平等問題已得到相對滿意的解決。然而,這些女學生今後的職業生活是怎樣的呢?總的說來,她們在職業生活中處境並非令人滿意。

本周一在柏林召開的「世界、婦女、工作」大會公佈了一系列數據。德國職業婦女進入領導領域的只有11%,進入高級領導階層的更是鳳毛麟角,只有4%,居歐洲國家末端。位居最前列的是法國,但即使在那裡,也只有20%的婦女能夠進入領導領域。

歐洲範圍內,領導階層婦女中有44%是已婚婦女,並有孩子。她們中的大多數認為,學校應該全天開課,只有這樣,她們才會集中精力從事職業工作。

德國的問題是缺少幼兒園和托兒所,學校只上半天課。為瞭解除婦女的負擔,讓她們有可能重返職業生活,必須在幼兒園和學校的結構問題上進行改革。正是在這裡,德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婦女在職業上有所作為,也將是為社會作出的巨大貢獻。經濟界現在就已認識道,婦女的知識和創造潛力已經無法替代。僅僅因為人口發展的因素,職業婦女發揮的力量就不容忽視。鑑於德國人口的負增長趨勢,專業人員形成匱乏之日已不遙遠。真到那時,德國經濟界便不可放棄任何一名專業人員,不論他是男性還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