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啤酒風靡神州

2002年10月1日

歌聲、舞蹈、推杯換盞的人群、來回穿梭的服務生。空氣裡飄散著淡淡的酒香,整個城市洋溢著瘋狂而喜慶的氣氛。這可不是十月啤酒節期間的慕尼黑,而是在萬里之遙的中國海濱城市青島。

https://p.dw.com/p/2iMw
啤酒節上人們推杯換盞,在德國的慕尼黑這樣,在中國的青島也是一樣。圖片來源: Bilderbox

新生的青島啤酒節和歷史悠久的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節每年夏秋交際時舉辦,就其知名度及歷史淵源而言,同已有170年傳統的慕尼黑啤酒節尚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對於剛滿12個年頭的青島啤酒節來說,其發展之快,還是非常令人咋舌的。

剛剛結束的第12屆啤酒節,共有來自22個來自國外及中國國內的啤酒品牌參加,其中僅德國就派出了科隆、皮特堡、埃定堡以及慕尼黑等啤酒廠家。而特地前往青島狂歡暢飲的遊客就多達200萬之多。短短的16天時間裡,啤酒總銷量達到52萬升。

青島之所以舉辦啤酒節,以及啤酒節何以如何成功,這一切同青島市的特殊歷史是密不可分的。青島啤酒在中國是產量最大的啤酒品牌,在歐美也有相當的知名度。青島啤酒廠的姜女士在談到青島啤酒的歷史時表示:

"我們青島啤酒廠建於1903年,當時由德國和英國商人出資興建。青島市於1897年被德國攻佔。六年後,他們在東州路56號建了這個廠。選在這裡的原因是,這個廠的左前方有一個德國兵營。德國人非常喜歡喝啤酒。那時,中國特別是青島還沒有啤酒廠,他們從國外運來啤酒非常麻煩。於是,一個德國商人和一個英國商人從香港來到青島,興建了這個廠。這座紅色的房子就是當時建造的。當時的年生產能力很低,只是一個作坊式的小廠。那時的名字叫做日爾曼啤酒公司青島有限公司。"

當時,青島啤酒的主要顧客,主要是當地的德國駐軍和商人,既地道又新鮮的啤酒,多少能幫助他們了卻幾分鄉愁。而當時的中國人對這種顏色淡黃,味道略帶苦澀的「洋飲料」則感到難以恭維,甚至給它起了幾種明顯帶有鄙夷色彩的綽號。

德國人在青島的殖民歷史只維持了短短的十七年。但是,德國人走了,德國人修建的啤酒廠卻留在了青島,而且創造了當年創建人無法預見的輝煌業績。姜女士說: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這個廠開始了飛速發展的階段。1986年年產量首次突破10萬噸。1993年成立股份公司。因為這個廠是青島啤酒的發祥地,因此從那時起改名為青島啤酒一廠,並沿用至今。我們還在香港和上海發行了股票。97年擴大發展,成立了集團公司。現在在全國各地擁有四十多家生產企業,包括北京、上海、西安和深圳。高起點發展,低成本擴張,在全國收購兼並了這些廠。這樣年產量去年完成251噸。

雖然,當年德國殖民者將啤酒帶進中國,距今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了。但是,啤酒真正為大多數中國人所接受,卻是最近20年的事情。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人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於是,泡「酒吧」、喝「扎啤」成了追求現代生活方式的年輕一代的時尚。啤酒廠越來越多,產量和銷量也不斷攀升,而在這種背景下,百年歷史的青島啤酒,當然具備其它廠家無法比擬的競爭優勢。多年來,一直觀察青島啤酒股票發展走勢的德國經紀人奧登塔爾表示:

我一直在觀察幾個中國企業股票的走勢,我發現,青島啤酒公司的股票是所有中國企業中發展最穩定的,其風險因素比較容易預見,該公司股票的價格一直穩定攀升,過去三到四年的時間內,股票的價值已經翻了三番。現在用歐元結算的價格是47歐分,非常適合於長線投資,更何況該公司是一個外向型的企業。

青島啤酒在經濟效益方面的成功,自然而然的吸引了大量的傚尤者。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在大大小小的啤酒廠多達1600家之多,啤酒的種類不計其數。但是,啤酒廠數量本身,並不能說明中國啤酒業的興旺,其中也有不少臨時改弦易轍,將原來的燒酒作坊稍事改造,生產啤酒的。

為中國啤酒事業貢獻餘力的德國老人

對此現年73歲的海寧先生可以說深有體會,這位在德國的啤酒行業整整工作了近半個世紀的老先生,從18歲開始在啤酒廠學徒,後來又在大學專修啤酒釀造專業。1992年退休以前,曾在許多德國大型啤酒廠負責技術監督工作,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啤酒專家。退休後,海寧先生去中國觀光旅遊,不想竟因此同中國的啤酒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2年十月,我退休後,曾到中國去旅行,當時,也參觀了一些啤酒廠,我發現,我在啤酒行業近50年工作中積累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在這裡會大派用場。在北京我去過一家啤酒廠,那裡的境況實在讓我看不下去,我覺得,我應當在這裡發揮我的作用。於是,我就開始尋找合作夥伴,並很快就同SES德國退休專家服務中心取得了聯繫。於是,1993年三月,我就正式前往中國,開始為當地啤酒廠擔當顧問。」

此後的十年裡,海寧先生不斷在德國和中國之間往返,先後為中國十七家啤酒廠擔任過技術顧問。他在德國為中國技術人員聯繫培訓事宜,商洽購買設備。海寧先生毫無保留的將他近半個世紀積攢的經驗和理論知識傳授給了他的中國同行,這些啤酒企業的品質和經濟效益也都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位自己找上門來,免費提供技術咨詢的德國老專家,顯然也給中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山東省、江蘇省以及一些城市先後授予海寧榮譽公民稱號。海寧在回憶他在中國的技術顧問生涯時表示:

「我剛到中國的那時侯,啤酒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非常之少,怎麼樣才能釀造出優良的啤酒,啤酒有那些種類?這些問題沒有人知道。所以,我在改進技術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我還對員工進行了培訓,設計規劃過新的啤酒廠,甚至還親自去推銷過啤酒。」

如果說,一百年前,德國人首先將啤酒帶進了中國,那麼,在啤酒消費量日益提高的現代中國,德國啤酒工業仍然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這也並不奇怪,因為在大多數中國人看來,德國啤酒才是最正宗,最地道的。新建的啤酒廠一般都喜歡選用德國的啤酒生產設備,許多品牌願意冠以「中德合資」招牌,以便在良莠不齊的中國啤酒市場上提高競爭能力。

一些德國大型啤酒公司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於是,除了建立合資企業或實行技術合作之外,也有一些公司直接向中國出口啤酒或者開辦獨資企業。據德國啤酒行業聯合會提供的數據,去年,德國向中國出口啤酒613萬公升,比前年整整增加了九倍。然而,啤酒專家同時也非常瞭解中國市場的海寧先生,對德國啤酒在中國的前景卻並不樂觀。

德中的啤酒前景

前景並不看好,遇到這一問題的也不僅侷限於德國人。德國啤酒廠家曾做過一些嘗試,霍爾斯滕啤酒曾進軍過中國市場,貝克甚至在中國開辦了分廠,德國其他一些啤酒廠也紛紛效仿。美國人更在中國擁有最大的外國啤酒集團。但是,這些企業的經營業績其實並不理想。我認為原因在於,這些外國廠家按照歐美的習慣生產啤酒,而沒有照顧中國消費者的口味,所以,就不太受歡迎。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這些進口啤酒從價格上講,必然要比本土啤酒要貴。所以,中國人還是更喜歡喝國產啤酒。

由於進口啤酒需要支付很高的關稅,因此,外國品牌在今後幾年內,還很難有大的作為。但是,另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20年後的今天,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已逐漸開始形成一個人數不可低估的高薪階層,對於他們當中喜歡飲啤酒的人來說,只要味道可口,品質上乘,價格稍高,並不是太多的問題。對於這一點,北京凱賓斯基飯店內設的普拉納德國啤酒屋經理貝茨是深有體會的:

開店之初,這裡的客人已經是清一色的外國人,主要原因是當時中國人的收入還很低。而現在,我的顧客中35-40%是西方人,包括商人和普通的旅遊者,而北京當地人的比例已經上升到60-65%。就我在這裡工作的兩年來看,我對這裡的生意是非常滿意的,我個人也很有成就感。營業額不斷上升,我們的啤酒館越來越被當地人所接受,這很讓我高興,北京城裡有錢的中國人越來越多。

貝茨是兩年前受慕尼黑普拉納啤酒公司總部委託,接管北京普拉納啤酒屋的。北京普拉納啤酒屋本身則已經有了十年的歷史,當年漢莎航空公司在北京開辦合資企業時,德方經理人員中有幾位來自啤酒之都慕尼黑,而當時的北京還沒有能夠喝到正宗德國啤酒的去處,於是,在他們的大力撮合之下,普拉納就在北京三環路邊的燕沙中心安營紮寨了。貝茨經理說:

「我們的啤酒就在這裡釀造,釀酒師傅是普拉納總部派來的富有經驗的慕尼黑人,他學的專業就是啤酒釀造。用的是普拉納的傳統配方。啤酒花是從德國運來的。麥芽和水則用中國本地的。」

當年幾位慕尼黑籍的德方經理力主在北京開辦德國啤酒館,可能多少有幾分自私的因素,有誰不想在工作之餘有機會品嘗地道的家鄉啤酒呢。然而,這家啤酒館竟然也如此快的得到了北京人的認同,卻是幾位經理不曾料到的。儘管這家啤酒館的價格水準高得驚人,卻天天爆滿。啤酒的年銷量達16萬升,足以同德國的小型啤酒廠相媲美。通過兩年來的觀察,貝茨經理髮現,在喝啤酒方面,中國人顯然要比來自啤酒之鄉的德國人更有氣魄,他風趣地說:

「我沒有任何惡意,但是,我要說,中國人有完全不同的飲酒文化,他們很喜歡喝啤酒,而且喝的特別快,德國人喝一升啤酒的功夫,中國人已經喝進去了兩升,所以,喝酒後的表現也就更明顯一些。因為,畢竟德國啤酒的酒力要比中國啤酒大。」

據啤酒專家海寧介紹,中國啤酒同歐美啤酒區別很大,中國啤酒的酒精含量一般要比歐美低一到兩個百分點,而且,今後中國市場上,度數更低甚至完全沒有酒精的啤酒將十分走俏。股票經紀人奧登塔爾去中國實地瞭解青島啤酒企業業績的同時,也親自品嘗了一下中國啤酒的味道:

中國啤酒的味道很不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當然,中國啤酒同德國啤酒有很多不同,不過,口感很不錯,中國啤酒有些發甜,而德國啤酒則比較苦,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嘛,不過,我個人很喜歡中國啤酒的味道,今後我很願意經常喝一些中國啤酒。

十年前,中國每年的人均啤酒消費量是12升,而現在已經上升到17升,同德國人均170升的水準相比,簡直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考慮到中國十幾億的人口基數,這十年中增長的五升啤酒消費,仍然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量。在啤酒總產量方面,中國已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啤酒大國,超越美國雄踞全球榜首應當說只是時間問題。啤酒專家海寧對中國啤酒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同時他也相信,競爭場面將會越來越激烈:

中國啤酒市場的發展前景將繼續看好,當然,其他一些飲料,比如可樂、果汁以及礦泉水等等也將會造成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另外,中國人現在也釀造出了非常好的葡萄酒。總之,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如果我們以台灣為例,就會發現,這裡每年的人均啤酒消費是40升,要遠遠超出中國17升的平均水準。這一差距必將逐步縮小,不過,中國什麼時候能夠達到這一水準,現在還很難說。總而言之,過去幾年,中國修建了很多新的啤酒廠,也有很多破產倒閉,因為這些廠的經濟效益不好。而且,還有幾家大的啤酒集團,在不斷的收購兼並,三年前,中國有一千六百多家啤酒廠,真正能維持下去的將很有限,再過幾年,可能只會剩下一二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