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70909 Schiller Schule

2009年11月10日

11月10號是德國著名詩人、哲學家、劇作家、歷史學家和文學啟蒙運動的代表性人物-弗里德里希.席勒250歲的冥壽紀念。這位熱情洋溢的自由派詩人,曾受到少女時代的德國現代女作家烏拉.韓以及海登萊希等人有如搖滾歌星般的崇拜和愛慕。席勒是19世紀以來德國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學家之一。那麼在網路世代年輕人的心目中,他是否仍然具有偶像地位呢?德國之聲特約記者Gisa Funke來到科隆的"席勒文理中學"試著尋找答案:

https://p.dw.com/p/KRpN
一位女學生在觀看魏瑪城市宮中展出的席勒逝世時製作的面部石膏像圖片來源: AP

這一代的年輕中學生們並不怎麼欣賞席勒。對他們來說,"席勒"聽上去似乎與"歌德"或"克萊斯特"一樣,是陳舊及腐朽的同義詞。事實上,當年席勒滿腔熱血地投入了爭取個人自由的鬥爭,使他成為兩百年來倍受德國年輕讀者熱愛的大詩人。"席勒文理中學"12年級的女學生阿琳娜說:

"我們正在學習席勒的劇作"唐.卡洛斯"。這出詩劇傳授給我們的是至今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的,如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觀。不過說真的,對我來說,席勒早已屬於過去式。雖然他的有些思想還具有時效性,但這些事絕不會讓我首先想到席勒。"

近幾十年來,德國的一般中學生都同阿琳娜一樣,只要看到課程表上排出了席勒,首先會倒吸一口涼氣:18、19世紀畢竟已經是久遠的過去。席勒、歌德等老古董語言文字,在網路世代的年輕人的眼中顯得那麼的矯揉造作、拗口難懂。阿琳娜的同班同學克雷格坦承,席勒的"唐.卡洛斯"把他搞得頭昏腦脹。他說:

"我更喜歡閱讀關於席勒作品的分析文章,例如有關當時的政治局勢以及他的哲學思想等等,這要比席勒作品本身有意思多了。我自己也參加話劇演出,所以基本上對席勒是感興趣的,但是他的語言文字我不太喜歡。"

席勒文理中學校長及德文老師舒爾茨-克勞澤女士根據本身吃力的教學經驗表示,古典德語的咬文嚼字,是導致高中生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因此,她建議德文老師應盡量挑選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的教材,例如歌頌友情的"刎頸之交"就很適合初中生學習。

不過,比起讓學生叫苦連天的古典文學家"歌德"或者"克萊斯特",舒爾茨-克勞則認為,至少席勒的個人魅力贏得了學生們的好感:席勒充滿青春活力、熱情洋溢的性格、那些以"自由"為中心思想的創作,還有那毫不妥協和狂放不羈的藝術家風格,再加上他悲劇性的早逝,促使他成為德國文學史上的一位偶像明星。她表示:

席勒的傳記對年輕人尤其具有吸引力:例如青少年時代他在學校進行的抗爭,以及試圖反抗和擺脫專制政權的不懈努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題材。

高中生剋雷格認為:"席勒肯定不會無條件接受任何針對他所做出的裁決。我相信,他在學校和軍校學習期間曾遭受打壓,但他不但不妥協,而且還不屈不撓地奮起抗爭,太棒了!"

生活在一個專制、腐敗政權統治下的人民,哪裡才是他們不致喪失做人的基本格調和個人尊嚴,以及不放棄既有堅持的容忍極限?席勒提出的這一核心問題,即使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今天,仍然沒有失去它的時代意義和緊迫性。

席勒詩劇"唐.卡洛斯"的寫作風格雖然令阿琳娜和克雷格不太習慣,但其中對於真理和道德勇氣的追求,仍然引起了這兩位年輕人的內心共鳴。

作者:Gisa Funck/楊家華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