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名主播率隊再赴北京 渴望全面展現中國

祝紅2008年8月3日

今天是她的啟程日期,為了北京奧運,德國電視二台今日報導「Heute Journal」節目的全組人馬全遷北京,準備在本月6日和8日現場播出兩套晚間節目。在世界聚焦所在地現場直播是德國電視二台的一貫做法。此次是ZDF的名主播斯洛穆卡(Marietta Slomka)第二次赴京,可謂「有備而去」,在啟程前接受本台中文網記者採訪時,她表示,最大的心願是帶給德國人多彩全面的中國圖象。

https://p.dw.com/p/Epl7
德國第二電視台今日報導節目主持人斯洛姆卡女士圖片來源: ZDF/Kerstin Bänsch

斯洛穆卡享有德國「新聞女王」的稱謂,她迷人的雙目也是不少人熱談的話題。在5月首次北京之旅後,斯洛穆卡帶回了5部聚焦北京普通市民的短片,更使這位德國媒體女性成為焦點人物之一。德中兩國人民在諸多問題上的認知不同帶給她震撼和思考。

力求客觀多方位展現中國

Marietta Slomka ZDF
斯洛姆卡圖片來源: ZDF / Thomas Morice

德國之聲 :斯洛穆卡女士,您好!從北京回來後,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 去時您懷著複雜的心情,回來時同樣感慨萬千。有一點是根本的不同,那便是您親身經歷了中國,對中國有了一份真切的瞭解。您認為,在德國瞭解到的中國圖象與您經歷的中國是一樣的嗎?

斯洛穆卡:我難以確定德國居民對中國的普遍認識水準 。我相信,許多德國居民根本不瞭解中國。所以對我來說,借助不同視角展示和表現中國的各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 令我憤慨令我感動和震驚的許許多多。這就是我所指的複雜心境。當然,德國對中國的瞭解有不理智的模式化的地方,這一點亟待糾正。不過坦率地說,中國也有些地方是我不喜歡的。

一味批評中國只能適得其反

Slomka auf dem Markt in China
斯洛姆卡在北京超市圖片來源: ZDF/Stephan Radke

德國之聲:您認為,新聞工作者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地促進德中兩國人民的瞭解與交流呢?

斯洛穆卡:我認為,有許多地方需要我們解釋、說明和介紹。告訴德國人民,中國人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與我們不同。我們不能總是在外面指指點點,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強加給他人。

德國之聲:您能在此舉一個例子 嗎?

斯洛穆卡:比如在我的片子裡,我特意找了一位中國教授,他講一口流利的德語,我的目的是通過這位教授向德國人直接表達他的觀點,及所思所想。在交談中,這位中國教授表示,希望能多給中國一些時間,如果在奧運舉辦前夕,外界不斷批評中國,就會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誰都不願意總是被別人批評,這點應該是可以理解的。我認為,讓德國人意識到一點非常重要。

重在談判方式

德國之聲:您在接受採訪時一再強調,中國人對許多問題的看法與外界不同。中國不僅由侵犯人權和西藏問題組成。但在人權問題上,歐洲人也不應因此而不表達自己的觀點。您認為,在人權問題上,怎樣才能讓中國人更好地接受來自德國政界的批評之聲呢?

斯洛穆卡:我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明確告訴中方談判夥伴,人的基本權利必須得到遵守,這是毋庸置疑的,沒有迴旋餘地。無論國家體系如何,人生來就應享受做人的權利。言論自由也是一樣。這些權利都是無法出售的,不能將其作為交易手段。談人權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人們有權利公開談論此事。我認為,政治家可以以和氣的口吻,以討論的方式,與對方談論此事,不必使對方感到丟面子,或是感到受到傷害。

德國之聲:您認為,德國總理梅克爾在這一點上做法如何?

斯洛穆卡:我很難對幕後發生的事情進行評論,我想,令中國人感到氣憤的是,沒有及時通知他們。梅克爾的做法是否得當,我無權評論。從原則上來說,德國總理有權接見任何人。她不必事先獲得任何人的許可,會見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喇嘛也是一樣。當然了,也許我們可以採取某一種方式,避免讓中國領導人覺得像是有意導演給他們看的一樣。總之,對此進行評價,不是我力所能及的。

將中國比作前東德

德國之聲:您在接受採訪時,曾將中國比作前東德。您的原話大意如下:所有的一切看似自由,像是塗了一層閃光發亮的清漆,一旦劃破其光亮的外表,就會發現它是前東德。您能否對這一點作進一步的闡述?

斯洛穆卡:走在北京街頭,我覺得猶如置身曼哈頓,感受到那裡面向世界的市場經濟,絕無前東德的灰暗和單調。由於實行社會經濟,前東德沒有足夠的商店,沒有琳瑯滿目的商品,沒有多姿多彩的著裝。如今的中國完全不是這樣,或許20年前是這樣吧。如今的中國是一個多彩和歡樂的國度,但是如果談及政治議題,比如在接受採訪時表達了一些批評性的觀點,就會突然冒出10個警察和安全人員,他們監視你的一舉一動。電子郵件和網頁都受到監視,受訪對像甚至要冒生命危險。我認為,這與前東德別無兩樣,在這一點上,我堅持自己的觀點。

德國之聲:您在中國採訪時,曾受到警察和安全人員的阻止,但是您現在又獲得了去中國工作的簽證,在領取簽證的那一刻,您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斯洛穆卡:我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我沒有干違法的事情。我沒有去不能去的地方,我沒有偷拍什麼。我的採訪對象事先甚至徵得北京公安的同意。我沒有違反新聞自由,沒有違反東道國中國的任何規定。中國為什麼要拒絕發給我簽證呢。

經歷北京 現場直播

Nachtleben in Peking
北京夜生活 斯洛姆卡在北京圖片來源: ZDF/Stephan Radke

德國之聲:德國第二電視台派往中國的記者都有嚴格的分工,有人專門報導體育盛事,還有人負責報導那裡的風土人情。請問,您此次北京之行的重點是什麼?再次聚焦普通百姓嗎?

斯洛穆卡:不,這回不一樣。本月6日和8日,第二電視台的今日報導欄目將在北京播出。奧運是世界大事,我們要在那裡做現場直播。我們的全組人馬都到那裡去,我繼續是節目主持人,報導我們的採訪,介紹我們在那裡的記者采編的內容,新聞當然還是從德國播出,之後我再接著主持。美國9月舉行大選時,我們也將採取同樣的做法。我曾從莫斯科主持過今日報導節目。每逢特別事件,我們總是去全世界聚焦地點做現場報導。

規定北京市民的8不問毫無必要

德國之聲:不久前,北京政府啟動了一項大規模的宣傳活動,明確規定居民不得向奧運客人提出過於隱私的問題:包括不要問國際客人家庭背景,經濟收入,年齡,是否結婚等。您認為,北京政府的這一做法有必要嗎?中國領導人有理由擔心,北京居民因舉止談吐不當會有損中國的形象嗎

斯洛穆卡:我認為,中國政府的擔心實在是太多餘了。中國普通市民是自己國家的出色代表。如果能像平時一樣,就不會與外國客人發生矛盾。現在的這種作法完全是一種想控制一切的過激表現。比如馬路必須乾乾淨淨等,其實平時並不是這樣,西方國家也不這麼做。大大方方地讓客人們來,由他們自己決定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讓他們與想交談的人交談,沒有什麼可以保密的。如果中國人問我,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我有多大等,我一點也不反感,相反我覺得很好,因為這樣一來,我們才有機會交談。

渴望在北京自由報導

Marietta Slomka ZDF
德國二台今日報導欄目女主播斯洛姆卡女士圖片來源: ZDF / Thomas Morice

德國之聲:有了上次北京之行的基礎,您這回更是「有備而去」了。您對此次中國之行有什麼特殊的期待嗎?

斯洛穆卡: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之行。我們只去北京報導奧運。我們總共在那裡呆一周,作兩套晚間節目。經歷北京奧運,事先的準備當然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奧運是國際盛事,親身經歷,而不是從美因茲的演播間報導,對我來說是件激動人心的事情。

德國之聲:您認為,在北京工作期間,您會遇到的最大風險,或是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呢?

斯洛穆卡:現在還很難說。我認為,外國記者不能自由登陸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網頁受到檢查和監督等都令我感到困惑和不解。比如我們的記者在報導北京的長城和其歷史時,節目就突然受到了干擾,因為據說外國人不能報導北京長城,我不希望會發生這樣的意外事件。這也違反了北京政府與國際奧委會達成的協議。我希望,這不過是例外事件而已,不會再次發生,中國應遵守當初的承諾,使我們可以在那裡進行自由報導。

德國之聲:這次北京奧運之行最令您著迷的地方是什麼?

斯洛穆卡:最令我感興趣的是,中國如何向外國記者展示自己。

看德國調查披露新聞

德國之聲:中國圖像在德語媒體中歷經低潮。作為業內人士,您如何看待德語媒體倡導的調查披露新聞的做法?

斯洛穆卡:第二電視台對中國的報導始終是多方面的,包括中國的飲食文化,歷史,風景,民俗等等。我剛剛閱讀了明鏡周刊和明星周刊對中國的長篇報導,它們對很多議題進行了深入詳細的系列報導,為德國居民介紹現代中國,中國的巨變,包括中國的藝術市場等。當然,人們也在文章中提及中國的侵犯人權和環境污染問題等。在報導德國問題時,我們也持批評立場,為什麼在報導其他國家時,我們要改變這一原則呢。我認為,即便是批評中國的報導也不是以市場為導向的。

德國之聲:您如何看待德國新聞業的現狀?

斯洛穆卡:我覺得我們的報導是多方面的,慎重的。

專心工作 輕看權勢

德國之聲:您曾表示,無心進入德國第二電視台的領導層。您認為,您現在的工作不僅帶給您樂趣,您對其也有影響力。請問,作為一名專欄節目主持人,您有多少決策權和影響力?

斯洛穆卡:我只談我所主持的今日報導欄目。我們兩位主持人有不小的決策權。

德國之聲:具體落實到哪些方面

斯洛穆卡:比如在選題,確定採訪對象,編寫報導,以及對採訪對象提出哪些問題等等。我們所做的絕不是普通的新聞報導。

德國之聲:我的最後一個問題是,此次北京之行,您最想為德國人帶回的禮物是什麼?

斯洛穆卡:帶回一個求實,多面的中國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