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中外長會晤的內外背景

2007年10月2日

德國總理梅克爾會見達賴喇嘛後,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取消了原定周三與德國同僚施泰因邁爾的會晤。周五,兩位外交部長終於在紐約見面。德國金融時報披露了其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https://p.dw.com/p/Blrs
2007年9月28日楊潔篪會見施泰因邁爾:發火歸發火,握手還是要握的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施泰因邁爾必須承受造成中國人發火的後果。部長先邀請中國同僚到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館,但北京表現執拗,會晤不得不改在聯合國大樓、即中立的外交空間舉行。施泰因邁爾晚到幾分鐘,以表明他不怕北京。但中國人來得更晚,棋更高一著!

施泰因邁爾與楊潔篪先用英語談伊朗核問題。然後楊開始談達賴喇嘛的訪問,他轉而用中文,以指責和批評折磨施泰因邁爾整整21分鐘之久。在斥責之後,兩位部長又轉用英語交換對緬甸危機的看法。施泰因邁爾後來評論這次訓斥時說,『這次談話的過程不出所料』。」

梅克爾會見達賴喇嘛雖然獲得德語媒體廣泛贊同,但德國金融時報接著報導說,梅克爾此舉在德國外交部和經濟界都頗有爭議:

「達賴喇嘛這一插曲在外交部引起了不滿。一段時間以來,施泰因邁爾身邊的人就懷疑梅克爾以犧牲外交部長的方式來突出自己。早就有人猜測,施泰因邁爾將出任總理候選人,所以梅克爾試圖把這位社會民主黨人排擠到邊緣地位。外交部對達賴喇嘛來訪的評估很明確:梅克爾『私人會見』這位藏人提高了自己人權鬥士的聲望,但把對華關係中打碎的瓷器交給施泰因邁爾去收拾。

德國經濟界對這種與中國交往的做法提出了激烈批評,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巴斯夫公司總裁漢姆布萊希特批評說,梅克爾會晤達賴喇嘛引起了中國的惱怒。他對商報說,在總理府的會晤不能解釋為『私人會晤』。」

緬甸軍人政權在動用鎮壓機器後,這個國家暫時恢復了平靜。柏林日報發表評論說,「聯合國雖然派遣特使甘巴裡到達仰光,但他不擁有施加壓力的手段,因為中國出自經濟和政治原因在背後支持仰光的將領。」。該報評論最後寫道:

「最近幾周,被人遺忘的緬甸悲劇又進入了世界公眾的意識,揭示了國際利益的交織情況。人們的目光尤其指向了中國:中國是問題的一部分,但也能成為解決問題的一份力量。在離奧運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中國要修飾自己的形象,消除人們對1989年6月血洗天安門廣場事件的回憶。通過建設性的干預,北京可以得分,把緬甸人民、而不是緬甸領導人爭取到自己一邊。」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