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從「前進」到「冰點」:德中關係如何修復

張丹紅2007年11月23日

德國總理梅克爾9月底在總理府會見了達賴喇嘛,引起中國強烈不滿。德中關係迅速降溫,日趨緊張。北京中斷了多項與德方的雙邊會談,取消若干文化交流項目。中方認為,梅克爾總理作法最欠妥的是,她在會見達賴喇嘛前不久才在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但是隻字未提她這一會見安排。梅克爾總理此舉對德中關係造成的影響比想像的嚴重得多。德國之聲中文廣播部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CSGv
那時候雖然有距離,但還是握手的圖片來源: AP

梅克爾總理8月底訪問中國時,受到了中方格外熱情的禮待。中國總理溫家寶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共同出席記者招待會時,給人甚至留下了雙方相當有默契的印象。溫家寶在評價梅克爾的對華政策以及中德關係時這樣說道:「我總的看法,變化是有的,這種變化是前進了,而不是後退了。」

這還是3個月前的情況。當然,後來有中國官員對德國之聲記者說,溫家寶提到「後退」,實際上是委婉地暗示有所後退,而梅克爾總理沒能理解。對比中國在以前施羅德、柯爾訪問中國時的調子,很明顯,沒有了以前那種熱情洋溢。但不管怎麼說,那還是一個中性的表示。然而,3個月後,中國媒體形容中德關係用的詞匯就成了「30年來最低谷,接近冰點」。中國方面認為,一向以開誠布公著稱的梅克爾總理,竟然在訪問中國的時候,隻字未提她3周後在總理府會見達賴喇嘛的計劃,這種做法實在欠妥。

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德國外交政策協會中國問題專家桑德施耐德表示梅克爾的做法不明智:「梅克爾沒有通報會見達賴喇嘛的做法使她失去了北京的信任。讓中國這樣如此重要的夥伴國家從外界媒體報導得知這個消息,在策略上是非常欠佳的。」

之後聯盟黨制定了亞洲戰略綱要,其中把中國看作成首要的競爭對手。接著梅克爾總理出訪印度,極力加強同印度的合作關係。對中國政府來說,這一切都證明德國在徹底改變對華政策。桑德施耐德對此看法有所不同:「我不認為德國要徹底改變對華政策。但可以有一種更委婉的做法,聯盟黨在公佈對亞洲的戰略綱要時,應該說明,德國過去把注意力過於集中在中國一個國家,而且過於放在經濟領域。亞洲還有很多其他國家對德國來說也很重要。如果這樣說的話,中國就不會很敏感地認為,德國要放棄中國,尋找新的夥伴。一項著眼未來的亞洲發展策略也能促進德中關係恢復正常化。」

目前德中兩國媒體都不乏言辭過激的報導,而這只會激化兩國關係。德國國內對此也觀點各異。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公開指責梅克爾奉行的人權政策是「櫥窗政策」,他認為談人權問題不必要在公開場合或是媒體面前,「關起門來單獨談」的方法更好。

國際特赦組織亞洲事務負責人哈爾佩女士對德國外長的建議持懷疑態度,「這種雙方單獨對話的方式,讓外界很難得知,對話的結果究竟怎樣。德中之間關於人權問題的對話,以及法制對話已經持續了多年了,但是從中國人權情況來看,這些對話效果甚微。」

雙方對話雖然效果甚微,雙邊貿易卻是碩果纍纍。2006年雙邊貿易額高達780億美元。中國是德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經濟夥伴。而德國也是中國在歐盟第一大合作夥伴。德國擔心,德中關係降溫,會影響兩國的經濟往來。而法國正在極力爭取加強同中國的合作。本周末,法國總統薩科齊就要對中國進行他任總統以來的第一次正式訪問。至於德中關係在梅克爾任期內還有沒有緩和的可能,桑德施耐德認為,只有梅克爾親自努力,才有可能重新獲得中國的信任。另外,德國外長的立場是受中國歡迎的,因此通過德國外長的努力,德中關係也有恢復正常化的希望。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