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強化漢語遭反彈 內蒙古多地爆發罷課、抗議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20年9月3日

當局在內蒙古推廣漢語教學後,引起了不少當地民眾不滿,他們反對新的雙語教育政策,指出新政危及蒙古語的生存。

https://p.dw.com/p/3hxR6
Bildergalerie Ordos
對許多蒙古族人來說,新規讓他們產生了會失去母語的恐懼圖片來源: DW/Bölinger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美聯社報導,呼倫貝爾市的一名學生透露,本周二有學生沖出校門,並毀壞了柵欄,之後有警察趕來試圖將學生們送回教室。這名學生說:"我們這些高年級的都在討論,我們認為必須得做點什麼……雖然現在對我們沒有造成直接影響,但會對我們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官方近日出台新政,要求當地以蒙古語授課的學校改用國家統編教材,用漢語授課,取代蒙古語教科書。

抗議者指出,呼和浩特、赤峰市、通遼市等地都出現了抗議或者罷課活動。呼倫貝爾市某幼兒園孩子的母親諾明(音)向美聯社表示,她在平時不會出現警察的地方看到了警察,而且還在一所學校門前看到了一個金屬柵欄。從周一開始她就不送孩子去幼兒園了:"我們很多家長會繼續讓孩子待在家裡,直到他們重新在學校恢復蒙古語授課。"

2017年中國國家教材委員會成立,統籌指導管理教材工作。

蒙古語學校中小學學生的語文課將改用普通話教學。明年,政治與道德課程也將轉為普通話教學,2022年開始歷史課也將用普通話教學。其餘的課程,比如數學,不會改變其教學語言。學生也將從一年級開始學習普通話。之前的規定是,學生從二年級才開始學習普通話。

內蒙古教育局未立即回應美聯社的置評請求。

根據法廣報導,內蒙古廣播電台多名職工聯署簽名,反對政府改革學校的教學計劃,表示該改革計劃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自治區法》的相關法令與規定。

周一,通遼市一家寄宿學校的家長們決定讓孩子回家。不過另外一所小學的校方在警方的支持下,拒絕讓父母接回他們的孩子,引發了家長的抗議。一名姓張的家長告訴美聯社,家長和其他人沖進學校時發生了衝突:"對方用人牆擋住。我們繼續喊著口號。"他補充說,警方兩次動用胡椒噴霧對付抗議者。

張先生還說,晚上9點,學校校長和當地官員才讓家長帶孩子回家。現在通遼市的蒙古族學校恢復平靜。當地的官員一直在家訪,試圖讓學生們重返校園。

法新社看到的影片片段顯示,數百名家長在某間學校門外抗議,還有學生高喊捍衛蒙古語的口號。錫林郭勒盟一位姓胡的蒙古牧民告訴法新社:"走極端了……這是對少數民族赤裸裸的壓迫"。

搜狐新聞本周四報導,通遼市警方發出通告懸賞通緝多人,通告指出,2020年8月31日,在通遼市柯爾沁區轄區內發生尋釁滋事案,現向社會廣泛徵集線索。通告還指出,凡是在公共場所聚集的,公安機關一律徹查。

中國當局關閉了一個蒙古語社交平台Bainu(蒙文是"你好嗎"的意思)。  

對於蒙古族人來說,新規讓他們產生了會失去母語的恐懼。 張先生表示:"現在語文課用普通話,普通話是第一語言,蒙古語已經成為一種輔助語言……如果這種情況持續10年、20年,我們的語言會慢慢被遺忘。"

星期四,北京為這項政策辯護,認為其保護了少數民族的權利。法新社報導,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共同的民族語言是一個國家主權的象徵。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