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感染增加與防疫疲勞下的中國

2022年11月16日

數周來,中國新冠疫情持續升溫。11月14日在廣州海珠區,一些外來務工者沖出封控區、上街抗議。這凸顯了民眾對當局嚴苛的病毒遏制政策的不滿。與此同時,本周三中國報告了超過2萬例新增病例,較前一天繼續增長。北京大學因一例陽性決定封校。

https://p.dw.com/p/4Jb3P
數周來,廣州等大城市的新冠病例急劇增加。與此同時,防疫相關的社會事件頻發,民眾們對嚴苛防疫的不滿情緒愈加明顯
數周來,廣州等大城市的新冠病例急劇增加。與此同時,防疫相關的社會事件頻發,民眾們對嚴苛防疫的不滿情緒愈加明顯圖片來源: cnsphoto/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在廣州海珠區,周一(11月14日)爆發了群體抗議事件。《聯合早報》報導指出,此次發生抗議的區域為人員密集、空間狹窄的「城中村」,也是廣州本輪疫情的一個中心。

海珠區有大量勞動密集型的製衣廠、紡織廠。德新社的報導指出,抗議者是外來務工人員(農民工)。社群網站上流傳的畫面顯示,多人沖出警戒線、走上街頭抗議,一度與警方發生衝突。

中國媒體《財新》11月14日曾報導稱,大量製衣工人在解除異地隔離後於11月13日返回廣州,而城中村疫情仍在高位,這些工人無法返回租住地,很多人露宿街頭。

路透社拍攝的廣州海珠區封控引發抗議的畫面
路透社拍攝的廣州海珠區封控引發抗議的畫面圖片來源: REUTERS

《聯合早報》報導稱,有數百人沖出封控區上街抗議。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爆發群體抗議的起因:「一是不滿政府封控措施影響生計,二是抗議政府提供的食物等生活物資不足。」

據中國媒體《南方都市報》報導,11月16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被問及「海珠社會面防控措施是否調整」,廣州官方稱,「目前海珠區正在評估前期封控措施成效,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及時研判、動態調整。」這篇報導沒有提到群體抗議事件。

10月底,鄭州的富士康大型代工廠也曾出現外來務工者集體「逃疫」返鄉事件。 

「昨晚外面的氣氛相當緊張」

據路透社報導,周二(11月15日)上午,與廣州海珠區「抗議」、「騷亂」主題相關的標籤被從微博上刪除。廣州市政府和廣東省警方都沒有回應路透社的評論請求。

一位住在離抗議地點大約一公里地方的廣州居民Chet周二對路透社說:「昨天晚上外面的氣氛相當緊張。每個人都確保鎖門了。」他說,聊天群和社群網站上充斥著這一事件的影片和圖片。Chet表示,他的住宅區已經被封鎖了大約20天。

一段時間以來,廣州的新冠感染人數不斷增長,是中國最新一波疫情的「重災區」。當局試圖通過街區封控和大規模核酸檢測來控制疫情。迄今,廣州沒有實行全城「靜默」。

周一,廣州的新感染人數超過5000人。周二,新增本土感染者超過6200例。據中國官媒報導,由於感染人數增長較快,廣州正加快方艙醫院建設。多家醫院已派醫療隊進駐方艙救治患者。

北京大學因為一例陽性而封校

目前,中國對待新冠病毒仍在實行「動態清零」政策。數周以來,新增感染者的數量急劇上升,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種在多個城市蔓延。

北京大學網站11月16日通報稱,燕園校區核酸采樣樣本中發現1管「十混一」結果異常,經復檢,確定1名學生檢測結果呈陽性。「學校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相關樓宇採取臨時管控措施,迅速開展人員排查,並做好後勤保障等各項工作。自11月16日7時起,學校嚴格實行『非必要不入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臨時管控措施,停止校外人員預約入校。全體師生員工16-18日每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其中16日核酸檢測務必在13時前完成。」

在今年5月中旬,北大多名學生曾因為不滿校方建隔離牆,舉行抗議活動。後來校方同意讓學生更容易從萬柳校區前往大學其他地方,並且提供雜貨配送。

在最新一波疫情中,多個中國大城市受影響嚴重。與此同時,中國試圖放寬當前的防疫政策,提振經濟。中國最新的一些經濟數字令人沮喪,10月的零售額下降,工廠產出增長比預期的要慢。

根據上周五(11月11日)的「二十條」新政,核酸檢測工作將更有針對性,減輕城市的巨大財政負擔。這一寬松措施一度引發股市反彈,顯示出市場希望中國發出結束「清零」的訊號。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