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廉價的中國紡織業背後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9月18日

設備陳舊,薪水低廉,勞動條件艱苦,個別地區還有用童工的現象。這是中國紡織工業的現狀 - 人所共知的現狀。德國紡織業也想通過中國的價格優勢,實現最大經濟利益。

https://p.dw.com/p/45Nc
世界時裝,中國製造圖片來源: Bilderbox

九州方圓,一共有20000多家紡織廠在芸芸縫制,生產著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服裝:從夾克衫牛仔褲,到內衣內褲。很多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已經倒閉,還有一些勉強依靠國家和地方的補貼艱難度日。

上海市的一家紡織廠共有4000名職工。從40年代開始,這家企業就生產純棉內衣,其產品揚名海內外。紡織工人身著白色紡織圍裙,頭戴白色紡織帽,整天在昏暗的車間裡埋頭苦幹。該廠的產量不低,可是經濟狀況卻不得而知。很多地方政府對各自的紡織行業給與高額補貼,保住這些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就業崗位。

中國2003年上半年紡織產品的出口總額達330億美元,主要出口香港,日本,美國和歐盟國家。中國的紡織廠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區,三分之二的產品來自廣東,江蘇,上海和浙江等地。世界知名的運動裝生產廠家耐吉和阿迪達斯都在中國自己建廠。

一些國際著名品牌都季節性地委託中國廠家生產,但是一旦出現品質問題,或者找到一家更便宜的生產商,就立即更換合作夥伴,從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上海的這家內衣廠效益還行,4000名工人還都能按時拿到薪水,而且工作時間固定。在中國南部海邊的小廠情況就更嚴重了。那裡的年輕紡織女工每天往往工作14個小時,掙得自己每月700到900元的生活費。由於下崗人數很高,就業競爭激烈,同時缺乏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所以很多工人盲目地接受工作,從不關心自己的工作環境。外國投資商在被記者問及工人工作條件時經常三緘其口。

知情者透露,中國很多企業經常有十多歲的少年在不分晝夜的縫織衣物,並吸入染料散發出的有毒蒸氣。外國投資商在剝削勞動工人時有決定權,地方各級政府對投資建廠創造就業機會更是歡迎,至於企業內工作條件如何,是否違反了「勞動法」,無人問津。只有當媒體向世人曝光之後,才有相應的措施和檢查。

由於國際社會的壓力,中國逐漸意識到工作環境的重要。德國時裝連鎖店C&A明確規定生產廠家需要達到的標準。在其他企業和其他方面,紡織行業內部需要改進的內容還很多。中國政府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也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因為中國出口服裝中使用了違章染料,美國和歐盟曾對中國實施過貿易制裁。因此,各級政府已經多次下文,要求各廠使用進口染料,避免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