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左右夾擊中求生存的社民黨

採訪者 瀟陽2007年9月11日

德國政治學家托馬斯.邁爾教授在接受德國之聲中文網採訪時認為,社會民主黨目前處境困難,受到左翼黨和保守的基民盟的雙重夾擊,在這樣一個「三明治」中,社民黨到現在還沒能成功地積極捍衛自己的立場。邁爾教授還介紹了新的社民黨綱領中將提出的「防範性社會國家」概唸到底是什麼意思。

https://p.dw.com/p/BelV
社民黨(SPD)正處在一個風雨交晦的低潮期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德國大眾化政黨的黨員人數多年來持續呈下降趨勢,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是不是大眾化政黨的日子到了頭?

邁爾:德國大眾化政黨的黨員人數在變得越來越少,這樣,這些大黨的角色也隨之改變了。現在需要更多的政黨來組成執政聯盟,現在政黨的數量也增多了,(德國)政黨體系就是以這種方式在發生變化。

如果大黨的政治行動能力在下降,那麼國家的政治能力是否也因此受到了削弱呢?

不,不會直接是這樣。有很多國家和很多很穩定的民主國家,它們總是有很多政黨,那裡總是需要4個或5個政黨聯合才能組成政府。這種情況下,當然組成政府會更加困難,但是國家本身並不因此而受到削弱。

社會民主黨的黨員人數下降最多,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社民黨目前處在一個特別困難的角色之中。它身陷來自基民盟和左翼黨的雙重夾擊中。基民盟在向左傾斜,接過了一些原本是社民黨的理念,而左翼黨打的是過去的左翼社民黨的旗號。在這樣一個「三明治」中求勝和主動出擊,這對社民黨來說是很困難的。

左翼黨是不是應該對社民黨當前的危機負有一定的責任呢?

左翼黨當然在一定程度上是這一危機的體現。他們是一部分對社民黨的政策及其落實方式不能認同的左翼社民黨黨員,他們組建了左翼黨後,就成為了一個釀成目前社民黨危機的一個因素。

左翼黨領袖拉方丹及其同黨是否奪走了一部分社民黨的選民?

肯定是奪走了一部分。如果左翼黨得票率達到了10%,那麼他們當中的一大部分顯然是對社民黨感到失望的選民。

目前有種說法,認為基民盟代表了社民黨中新自由派的一些理念,左翼黨代表了社民黨的傳統的理念,而且綠黨也在一些社會和經濟問題上在從左邊悄悄超過社民黨。那麼現在哪些政治理念是社民黨獨家擁有的理念呢?

這是有些簡單化了的說法。基民盟試圖佔領一些本來是社民黨的話題,但是卻表現出矛盾,因為基民盟政策和黨的綱領中一直含有新自由主義的觀點;左翼黨主張的是社民黨昨天和前天的左翼社民黨觀點,這些觀點在今天已經是政治上行不通的了。在這樣一個「三明治」中,社民黨到現在還沒能成功地積極捍衛自己的立場。但是這在原則上卻是可能的,如果社民黨能更好地和更積極主動地亮出自己的獨特的、在這個時代是可行的和可以實現的主張。

Deutschland Thomas Mayer
托馬斯.邁爾教授圖片來源: privat

可以說基民盟是在從左面超越社民黨嗎?基民盟也可以很「社會」嗎?

基民盟一直處於源自天主教社會倫理學說中提倡的社會化觀點和新自由主義的、帶有基民盟經濟主義的政治本色的矛盾性之中。基民盟視大選的結果或民意走向的不同而顯出這種或那種面目。目前,在基民盟失去上次大選,或者說至少未能像預期的那樣贏得大選之後,試圖表現出更多的社會性一面。

社民黨今天還有屬於自己的選民群體嗎?

當然還有。但是,所有政黨的「鐵桿」選民都在流失,「跳槽」選民則在持續增多,這對社民黨和對其它黨來說都是這樣。

德國的年輕人現在如果對政治感興趣的話,也不參加政黨,而是參加非政府組織,這在今年德國海利根達姆峰會期間表現得尤為明顯。為什麼政黨對年輕人失去了吸引力?

很多年輕人更喜歡小型的組織,這樣他們才能看到自己的影響。這樣的組織通常只有一兩個目標,可以一目瞭然。而大的政黨,或者說大型組織,對這些年輕人來說太龐大和淹沒個性,政治主張上也太容易妥協,這使得年輕人在一定程度上對政黨失去了興趣。

今年9月3日社民黨三巨頭普拉策特、施坦布呂克和施泰因邁爾聯合推出一部著作,書名是「與時俱進:社民黨及其在21世紀的進步」,其中提出的「妙方」便是「防範性的社會國家」。這一概念有何新意?

這一概念從根本上來說意味的是更多地吸取斯堪的納維亞社會福利國家的一些經驗,特別是在教育領域進行更多的投資,在教育領域促進更多的機會平等,通過採取降低生存風險的政治策略以使得人們能夠獲得在生存條件改變了的條件下立足社會的能力,從而使得國家採取善後式社會福利支援的必要性越來越小。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工程,它並不是全新的,社民黨1989年的「柏林綱領」中就包含一些這樣的因素,但是像現在這樣全方位地提倡這一主張卻是以前還沒有過的,它在馬上要推出的社民黨新基本綱領中將重點得到體現。

社民黨將在今年10月推出新基本綱領,它將有哪些新的東西?

它將有一系列新的側重點。「防範性的社會國家」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就是更強調生態政策,特別是大氣保護,更重視歐洲整合和全球化政策。它不意味著社民黨變得面目全新了,而是全球化對社會民主提出的時代要求將在綱領中得到更充分的體現和更強有力的表達。

社民黨現任黨主席庫爾特.貝克在民意調查中受歡迎度並不高,他如果下屆大選中出任社民黨總理候選人,前景不被看好。那麼社民黨中有哪位強人會出來與梅克爾較量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還不確定。人們可以看到,以前柯爾在大選前的民調中得分也不高,但是他還是成功了,通過展現某種性格特點、讓人信服的政策和政治表現而當選。民調結果和選民的投票決定還是兩碼事。貝克是否能進行成功的政治動員來獲得選民支持,現在說還為時過早,因為現在離下次大選還有很長的時間。

上次大選時,與「媒體總理」施羅德相比,人們覺得梅克爾顯得缺乏媒體表現能力。但是上任兩年後,梅克爾在民調中的受歡迎度得分甚至超過了高峰時的施羅德,您是怎麼看這一現象的?

在媒體表現力上,梅克爾可謂羽翼漸豐,做得很不錯。她給媒體的印象和公眾的口碑都不錯。這當然與她側重在外交上的表現有關。通過外交上的表現能夠得形象分,因為外交政策與國內這個政策相比較少爭議,而且上鏡頭時也很風光,與那些世界各地的高級政治家往來。這說明,某些政治家一旦擔任了某種高級職務,得到足夠的表現機會,就會意外地得到支持。

托馬斯.邁爾教授任教於多特蒙德大學政治系,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基本價值委員會」副主席,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民主理論和媒體與政治領域都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