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北京不容香港挑戰權威

2019年6月13日

香港大規模抗議修法運動是否是一場無望的抗爭?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中國問題專家貝恩哈特‧巴爾馳(Bernhard Bartsch)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亞洲新聞的採訪。

https://p.dw.com/p/3KKEF
Hongkong Protest gegen Auslieferungen nach China & Ausschreitungen
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

德國之聲:這場抗議活動是否注定會失敗?

巴爾馳:恐怕不會得出一個積極的結果。問題何在?我不認為抗議的香港民眾的目標是要阻止這項法律的通過。歸根到底並不是為了這項法案,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而這些不滿是針對中國共產黨的。香港人是在說,你們不能代表我們,我們不想讓你們像過去幾年裡那樣繼續干預香港事務。或許他們不會取得成功,但他們要發出自己強烈的聲音。

德國之聲:人們在過去5年裡一再發出這樣不滿的聲音,但北京絲毫沒有退讓。這種局面如何才能結束?

巴爾馳:這是個難辦的問題。我認為不會得出一個對香港人有利的結果。我們看到過這樣的畫面:他們對抗議者拍照,以往的抗議者受到了嚴厲打壓。我擔心他們這次也會這樣作,因為北京政府最不能接受的一件事是他們的權威受到挑戰。香港一直是中國其它地方的一個樣板,北京不希望發生的事是,中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人看到,你可以抗議、反對共產黨、挑戰這個體制,而不會受到制裁。

德國之聲:您的意思是,每次香港人抗議北京政府,後者都要給香港一個懲戒。所以不論香港人有什麼樣的訴求,都會遇到同樣的境況?

巴爾馳:我擔心他們走在這樣一條路上。他們並不想讓情況激化,因為這不會帶來任何好處。大陸對香港這一(抗議)事件 的訊息審查很嚴格,所以在中國,目前人們對此事的意識並不很高。目前他們並不想讓局勢激化,但是要制止(抗議)繼續下去。而我認為,最令他們震驚的是抗議的規模,幾乎每七個香港人裡就有一個參加了抗議活動。這相當於在德國有1200萬人,或近5000萬人在美國。這是規模空前的抗議。

DW Quadriga Sendung - Bernhard Bartsch
貝塔斯曼基金會中國研究專家巴爾馳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說到香港,就會提到一國兩制這個中國一再強調的原則。中國還在遵循這一原則嗎?還是僅限於紙面上而已。

巴爾馳:還是在遵守的,香港是有自治權的,而且將繼續享有一段時間。但北京並不覺得自己要受制於這項上世紀80年代制定的規則,現在的條件與那時已經完全不同。北京不希望香港製造麻煩。而按照北京的定義,現在這樣的抗議活動無疑是在製造麻煩。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