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指責中國駭客猖獗

2011年12月12日

美國數字安全專家稱,有12伙不同的中國駭客在對美國企業和政府機構發起攻擊,而這些駭客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北京政府的支持。

https://p.dw.com/p/13R14
abstract; blend; blue; bodyguard; bug; business; buy; card; commerce; compositions; computer; concept; connection; credit; danger; defense; detect; digital; dynamic; electric; firewall; flow; futuristic; guard; hacker; illegal; internet; intrusion; man; motion; person; privacy; programming; protect; protection; purchase; safe; safety; secure; security; serenity; shiny; signal; sky; software; tranquility; watch; web; world; www
圖片來源: Fotolia/alphaspirit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網路安全分析人士認為,大批來自中國的駭客在不斷地攻擊美國企業和政府機構,竊取大量重要機密數據和訊息。這些隱秘的攻擊行動常常攜帶著顯著的識別標誌,使得美國數字安全機構的官員可以將其與某些駭客團伙聯繫起來。而且,分析人士稱,美國常常給這些駭客各自標上獨有的代號或名字,通過這種方法,有時就可以直接辨認出,這些駭客身在何處,甚至可以知道他們是誰。

受美國公司和政府機構委託的計算機安全專家此次得出的結論,與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情報官員對來自中國的數字威脅與日俱增的抱怨不謀而合。而受駭客攻擊對象的範圍之廣,以及由此丟失的珍貴和敏感技術訊息之多,使得美國政府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必須對中國在這方面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工業界已經開始感覺到身處戰場"

對於美國方面來說,對中國駭客發起控訴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這需要兩國之間的相關協議,而且要提供鐵定的證據來證明駭客攻擊行為來自某個人是非常困難的。

出於調查行動的敏感性和保護客戶隱私的考慮,一些專家在描述中國駭客攻擊行動的同時要求保持匿名身份。中國已經一再駁回了關於其從事數字間諜活動的指責,並聲稱自己也是駭客攻擊的受害者。

"工業界已經開始感覺到身處戰場",退役海軍上將、前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卡特萊特(James Cartwright)這樣說。作為一位公認的網路安全專家,卡特萊特已經強力推動美國政府加大對來自中國和其它國家的駭客襲擊的指責。

卡特萊特表示,目前美國面臨非常糟糕的局面:如果駭客想要攻擊美國的目標,盡可以隨意為之,因為美國沒辦法加以阻止。對駭客而言這沒有風險,更何況他們願意冒任何的風險來發動攻擊。他認為,美國必須明確說出來:如果你要跟蹤我,我會找到你,並且採取一定的措施。如果你躲在第三國,我也要告訴這個國家,你在他們那裡進行駭客活動,如果他們不阻止你,那麼我就會親自到那裡抓住你。

NO FLASH Symbolbild Multimedia Auge Cyberwar
駭客,我要找到你,不管南北東西!圖片來源: Fotolia/Kobes

網路專家也認為,美國企業對於華盛頓政府在向中國施壓以促使其阻止或追蹤駭客行為方面的作為十分不滿。其實,來自中國的駭客行動已經存在多年,但是直到大約10年前,分析人士才發現,這些駭客主要將美國政府機構作為攻擊對象。這種大規模的情報收集已經類似於冷戰期間美蘇互相之間的刺探間諜活動。

必要情況下美國應自行採取措施制止駭客行動

不過,在過去的10到15年來,駭客襲擊的範圍又漸漸擴大到軍火企業,以及能源、金融等對國民經濟具有關鍵作用的產業。美國政府一直不太情願將這些駭客行動直接與中國政府掛鉤,但分析人士和情報官員私底下透露,根據追蹤,他們相信這些駭客與北京有聯繫,不是中央政府就是軍方。而且,他們有時候還能指出,誰能夠從竊取得到的某一項技術中獲益。

上個月,美國情報機構官員首次公開向中國和俄羅斯明確表示,這兩國在系統性地竊取美國的高科技數據,以滿足自己的經濟發展需求。這一罕見的公開有力的報告似乎發出了一個新的訊號,即美國政府要發起一場反對駭客襲擊的運動。美國退役海軍上將卡特萊特表示,華盛頓下一步必須採取明確的政策路線,即表明美國處理數字侵襲的決心。一旦偵測出駭客行動,美國政府應該向相關國家提出要求,制止這一襲擊。如果遭到拒絕,美國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自行制止發起駭客行動的計算機繼續侵襲活動,以避免造成更嚴重損失。

來源:美聯社,編譯:雨涵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