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家不幸而言中的長江

2007年5月3日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和長江水利委員會首次聯合發表的長江現狀報告指出,向長江排放的廢水總量僅去年就高達260億噸,6200公里的長江已處於危急狀況。不僅魚類大量死亡,居民的飲水安全也受到威脅。此外,法蘭克福匯報還注意到三峽庫區的水質正在發生急劇變化:

https://p.dw.com/p/ALJJ
鳥瞰三峽大壩,景色倒是不錯圖片來源: AP

「大壩建造前,環保人士就對生態可能受到影響的問題發出了警告,現在他們的擔心得到了證實。作為最大污染源的殺蟲劑、化肥和污水造成庫區水藻增生,六百公里長的水庫中,水看起來像醬油一樣。三峽水電站營運以來,污染狀況更嚴重。庫區的水流速度僅為每秒一至二釐米,江水無法自行更新。

按照黨的領導人的意志,長江水不僅應供應周邊居民,也應拯救乾旱的北方。雄心勃勃的南水北調工程正在建設,它將把長江水引到北京和天津。但最近的調查證明了批評家的預言:這個項目不僅耗資巨大,而且調到北方的江水很可能已經受到嚴重污染。

中央政府要求可持續發展並為此提供了資金,但地方首要看重的是經濟增長,而不是資源和環境保護。雖然最近幾年許多地方遵照政府命令建造了廢水處理廠,但北京環保人士馬軍說,許多廢水處理廠並沒有投入營運,因為把廢水排入江河要便宜多了。」

中國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像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一樣,與生態災難做鬥爭,因而被人稱為「中國的戈爾」。柏林日報撰文介紹了這位中國的「綠色良知」:

Typhoon-Schäden in China
河岸成了垃圾場圖片來源: AP

「潘岳比任何一位北京的政治家都更為公開地警告說,中國的經濟繁榮可能很快終結於被自己破壞的環境。他說:『如果這樣下去,中國在富裕起來之前,就已重新陷入貧困。 』

與戈爾一樣,47歲的潘岳不得不面對他的預言在國內不受重視的境遇。他想在各級政府建立保護環境的透明和激勵機制,但這一項目看來將敗於體制自身的抵抗。他本來想在三月底發表2005年的『綠色國內生產總值』,這是用消除生態災害所需費用來計算中國經濟增長的統計數字,但國家統計局至今不予以公佈,原因也許在於這樣計算的結果會引起極大的震動。

這位歷史學博士和有經驗的行政專家知道,中國政府處於何等困難的境地:如果陡然變更方針,數億中國人將重新滑至貧困線以下;如果慢條斯理地行動,環境問題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