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習近平的連任之路絕非坦途

Alexander Görlach
2022年9月14日

十月十六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黨代會將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希望他能再度當選"最高領袖"。不過,德國之聲特約評論員 Görlach認為,本次習近平保持權力的努力並不會一帆風順。

https://p.dw.com/p/4Gozm
習近平的連任之路絕非坦途
習近平的連任之路絕非坦途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共宣佈舉行二十大的具體日期後,很多觀察家認為,這標誌著黨已經被習近平所牢牢掌控。然而,事實卻是,習近平仍有一系列危機要應對,稍有不慎,他的絕對權勢就有可能受到挑戰。

旱情帶來的經濟隱患

這類危機中就包括中國北部的缺水問題。這裡是中國的糧倉,但澆灌用水卻完全依賴於源自南方的輸水管道。但降雨量銳減和持續的創紀錄高溫卻使許多河道乾涸、船運停滯。在工業大省四川,由於其電力供給80%來自水利發電,很多工廠不得不暫停生產,以避免電網負荷過高。

今年八月,江西境內的鄱陽湖徹底乾涸。
今年八月,江西境內的鄱陽湖徹底乾涸。圖片來源: Thomas Peter/REUTERS

封控阻遏了經濟復甦

缺水問題導致了經濟的滑坡,而習近平則應為此承擔責任。他所推行的"清零政策"令大約七十多座城市的三億人口陷入封控狀態,經濟生產也因此陷入停頓。政府原定的5.5%增長目標,已無望實現。各省想必只能靠借貸來彌補損失。北京給各省下達的命令是,既要發展經濟,也要堅持"清零政策"。這令地方諸侯無所適從,畢竟發展經濟和封控管理是相互矛盾的。借貸則是暫時掩飾矛盾的權宜之計。

網路成了抗議平台

現在各省官員都在一絲不苟地執行著北京的防疫措施,因為黨的二十大期間,誰都負不起自己的轄區內爆發疫情的責任。 但網路上卻是怨聲載道,中央政府的防疫措施已經激起了民憤。同西方民主國家相比,中國網路上的抗議呼聲充其量只是和風細雨。但在中國,任何對習近平及其施政方針的批評都會引來極其嚴厲的懲處。

失業率激增

習近平十年執政期內,中產階級苦不堪言。不加管控的房地產市場以及管控極差的銀行領域,令許多人喪失多年了積蓄,投資也打了水漂。政府只有用稅款彌補房地產項目中被貪污的資金,民意也有望得到安撫。但與此同時,中產階級的孩子剛剛從大學畢業,就邁入失業大軍行列,也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青年失業率已經高達20%,這也是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的最高記錄

Görlach:中國十七個朝代中,有五個是因發生旱情飢荒而被推翻的。
Görlach:中國十七個朝代中,有五個是因發生旱情飢荒而被推翻的。

黨內發生宮廷政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習近平實現了對9200萬黨員的牢牢掌控。但畢竟中國14億的人口總數要遠遠多於黨員人數,習近平也深知,他不能對民眾的需求完全視而不見:中國十七個朝代中,有五個是因為旱災引發飢荒而被推翻的。

Alexander Görlach是語言學和神學博士、卡內基國際事務倫理委員會高級研究員、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德國呂訥堡大學倫理學和神學榮譽教授,並曾在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擔任過各種職務。他在台灣和香港呆過一段時間,這一地區,尤其是中國的崛起及其對自由世界的影響是他的一個核心話題。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