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中共二十大在台灣的熱與冷

2022年10月24日

中共二十大才落幕,台灣的媒體和智庫紛紛舉辦研討會,嘗試解讀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台灣有何意圖,但是一般民眾則是興趣缺缺。

https://p.dw.com/p/4Iaii
2022年8月31日,在北京的中國共產黨博物館,手持共產黨旗幟的遊客在中國共產黨旗幟雕塑附近合影留念。
2022年8月31日,在北京的中國共產黨博物館,手持共產黨旗幟的遊客在中國共產黨旗幟雕塑附近合影留念。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共二十大週日(10月23日)結束,第三次擔任總書記的習近平率領中央政治局的另外6位常委亮相,台灣的中央廣播電臺還有幾個智庫就舉行了座談會或者是研討會,邀集專家學者發表看法。

專家們的看法異同不一,但是包括媒體報導在內,普遍的共識就是習近平「集大權於一身」、共青團派「全滅」,不但是「七上八下」的慣例沒有了,常委更是多人破格拔擢。

新上任的常委們與習近平關係密切,專家指出,他們幾乎都是習近平的秘書出身、對管理經濟都沒有經驗,但是在執行「清零」、維穩上卻是經驗豐富,完全能夠執行習近平的意志。

專家和媒體另外一個共同看法就是,未來中國加大對台灣武力威脅的力道,但是並不代表大權在握的習近平就是將統一台灣列為第一優先。

持這種看法的專家認為,從王毅和秦剛這兩位中國「戰狼外交」代表人物躋身中央委員來看,顯然未來中國在外交上將針對美國,從而達到孤立台灣的目的、進而迫使台灣向中國低頭。

雖然專家和媒體的分析都認為,中國會加大對台灣的武力威脅,例如戰機飛越海峽中缐、軍艦繞台造成「新常態」等等,但是對是否會對台動武,看法就大不相同。

好比預計動武的可能時間從2022年底一路到2027,也有的專家形容未來的5年就是「悶」,認為兩岸關係雖然會更加緊張,但是本來就不可能會改善,而且惡化也是可預期的,不過不太可能會兵戎相見。

二十大閉幕式 胡錦濤中途被「請出」會場

國民黨和胡錦濤

習近平在二十大的報告時說和平統一台灣寄望「島內支持國家統一的力量」,有的專家就指出,習近平言下之意就是不再指望國民黨能夠發揮影響力。

他們的説法是,新的中央委員名單中沒有劉結一等國台辦的官員,與國民黨關係無礙的國台辦等於名存實亡,國民黨的對話管道似乎也不復存在,反而中共未來可能會加強通過所謂的紅統組織來進行統戰任務。

所有專家都不會遺漏的是習近平的前任、82歲的胡錦濤「被架離」會場,有的説是習近平要立威、有的説是習近平擔心胡錦濤會投下反對票諸如此類的,就是沒有一個專家媒體相信中國官媒「胡錦濤身體不適」的説法。

中共歷次黨大會傳統上就是專家看門道、看不懂門道只好看熱鬧,即便台灣媒體或許角度和觀點有所不同,但是都會報導甚至分析中共二十大,只不過台灣一般民眾的反應只能就是説冷淡。

習近平二十大談台港

台灣民眾冷淡

探詢了一下幾位過路的民眾,他們的感覺不是「太複雜」要不就是「看不懂」,相較於專家媒體的熱議、民眾普遍地認為「反正就是這樣」,偏綠的說中國從來就沒有對台灣友善過、偏藍的説只要是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就不會好,各説各話。

雖然中國與台灣就一海之隔,但是要一般民眾瞭解什麼是「之江新軍」並不容易,有一位民眾説,如果要讓台灣普羅大眾都瞭解中國的政情和內部的鬥爭,那台灣幾所大學的中國研究早就是顯學了,不會是現在的冷門科系。

不過因為台灣在11月底就要舉行地方選舉,候選人倒是很敏感,紛紛表態,例如「我有抗中保台的DNA」、「台灣人愛台灣」,顯然候選人知道中共二十大對自己選情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也許他們擔心的是雖然一般老百姓可能不懂中共二十大,但是或許北京方面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會引起選民的不滿,讓他們躺著也中槍,然後落選。

會這麼説,也不是沒道理的,因為中國過去在台灣選舉前放重話通常會帶來反效果,這有前車之鑑,這次二十大也是在選舉前,是不是會發生一樣的效果?答案將會在11月26日的台灣地方大選揭曉。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